Alexa

到台南理容院洗髮要到置物櫃裡洗?帶你探索「剃頭店」的老派日常新方式

到台南理容院洗髮要到置物櫃裡洗?帶你探索「剃頭店」的老派日常新方式
撰文: 匠生活/傅秀儒     分類:SDGs     圖檔來源:傅秀儒、城市洗頭 Taiwanbarbershoptravel 日期:2022-07-05

「儀容不只是外在的表徵,更是一個人對於生活質感與細節的態度與尊重,理容院是個為男人們創造優雅紳士風範及品味之所,是一個專屬男人們的所在。」摘自理容院城市旅行官網

你對台南的認識有多少?不只美食多、大小廟宇多,台南更是老理容院密度最高的城市。歷經清代、日治時期到近代,俗稱「剃頭店」的台灣理容院揉合中日歐三大理容體系提供的各項服務及犒賞放鬆等功能,自成一派獨特的台式魅力。(延伸閱讀:隱藏版的府城風景–從許荷西的藝術壁畫看台南

 

到華谷理容院採訪當天,敬淳媽媽與師傅四手服務老客人,才知道先前最多可同時六手進行三項服務!
 

一切從旅行台南時,因緣際會獲得《從臺南老理容院出發,重返昔日老紳士的日常》的小冊說起。裡頭介紹台南形成男仕理容院文化的背景、尊容流程、不講不知道的有趣知識,以及至今仍有一群老主顧支持的理容院們,就此認識了「城市洗頭文化實驗」主理人、同時也是理容院第二代的曾敬淳。


手冊、紀錄片與洗頭車,從理容院開始的生活感主題旅



敬淳家裡是開業將近50年的老理容院代表之一「華谷理容院」,2015年回老家幫忙,某天她等紅綠燈時發現一家很復古的美娜士理髮廳(Since1963),在黃機會阿公熱情分享與介紹下,才發現台南還有許多歷史悠久的老理容院,使敬淳展開了採訪理容院、演變成推廣理容文化的契機。



2017年底集結出版的理容院手冊,以移動式展覽概念,旅人帶著小冊子就能預約理容院,一邊與店家交流,形成一場沒有展期限制的理容院城市旅行展。(延伸閱讀:風土人文滋養的「小湊歌謠祭」 匯聚樂迷傾聽成功小鎮的豐盈美好)

 

敬淳從2015年開始採集老理容院的故事和秘辛,也透過網路分享這些有趣知識。(photo/城市洗頭FB)

 

沒想到洗髮槽也有其演變史,圖為太平洋理髮廳的個人台前抽屜式洗髮槽,為全台南僅存設備。(photo/城市洗頭FB)
 

手冊出版後短短2年間就有4家理容院歇業、赤崁理髮室的老闆去世,敬淳決心必須儘速拍攝各家理容院的紀錄片,2018年決定化被動為主動,打造一台既能讓旅人邊洗頭邊欣賞台南風景的行動洗頭車,走訪市中心的老理容院,停下來搖身一變為可播放理容院紀錄片、舉辦講座的電影,如同台南廟宇前常見的遶境、演戲酬神般,城市洗頭文化實驗就此開跑,「我期待台南甚至台灣的理容院,都能變成每個人探索城市日常的起點。」(延伸閱讀:飲食蘊含的大地記憶:種回布農小米的台東蓋亞那工作坊

 

2018年誕生高調的「城市洗頭車」,把理容院搬到街頭,與市民旅人進行各種互動。(photo/城市洗頭FB)

 

完全靠人力、以遶境為靈感出發的城市洗頭車,讓旅客以一種高高在上的獨特視角欣賞台南風景。(photo/城市洗頭FB)
 

城市洗頭漸漸延伸觸角,例如2019年發行理容院小冊日文版,作為國際認識台灣的另一種方式,產生既熟悉又新奇的體驗;去年策展的《理容院笑咪咪》不再強調消逝的理容文化,而是從理容師們下班後的個人興趣著手,例如敬淳媽媽每件衣服都是自己選布、請裁縫行量身訂作,活動主視覺的插圖則出自昭安理容院老闆之手,維妙維肖地畫出8位理容師及他們的私房嗜好,也揭開老台南的樣貌。(延伸閱讀:南投水里蛇窯開張全新咖啡館,實踐跨世代美好生活

 

理容師們臥虎藏龍,去年線上特展的主視覺即由昭安理容院老闆親手繪製,連結理容師與他們的日常嗜好。(photo/城市洗頭FB)

 

敬淳與各家老理容院的理容師、行動洗頭車合影,留下珍貴瞬間。(photo/城市洗頭FB)
 

「理容,對你而言…?」邀請大眾共同創作、善待自己
 

延續對城市日常的關注,在文化部的肯定下,敬淳推出臺南理容院城市生活博物館計畫,特別推出加強跟民眾互動的共創工作坊,以線上課程跟實體的洗頭車戶外走讀、馬路講座,邀請藝術家及講師分享理容院之於你我生活相關的議題。
 

不限台南居民、沒有年齡限制,每個人皆可免費報名,於7~9月期間參與版畫或線上誌主題工作坊,可親自以五感體驗理容院的服務,並拋出「理容對你而言....」的提問,創作的理容宣言成果將透過圖文版畫或線上誌報導,回應自身感想及心得。

 

今年城市洗頭以「理容,對你而言」為題,讓人重新察覺關於儀容、打理自己的大小事。(photo/城市洗頭FB)
 

敬淳邀請有空間專長的版畫藝術家徐莘,擅長從實際體悟中萃出創作靈感的文字工作者古韻琳,一同在共創工作坊陪伴參與者,「從韻琳、徐莘到我剛好代表20歲到40歲世代,以及來自各地的大家,希望從不同角度看見人對理容、對台南及自我的觀察。」
 

翻開手上的理容院旅行手冊,原來就是如今共創行動的腳本。敬淳勇敢地從過往日常及生命經歷開始,讓台南老派理容院光輝時刻得以永存,理容文化成為連結青銀世代、交流生活經驗及城市旅行的載體,續寫專屬的城市記憶,還有充分認識與自己有關人事地物的療癒。(延伸閱讀:療癒自身、擺渡他人的織心-織作者林美玉

 

城市洗頭文化實驗主理人曾敬淳(右)與創辦華谷理容院的媽媽及扶持愛妻的爸爸。
 

「今年我首度嘗試了修指甲,師傅說『你的指甲形狀是圓尖,跟你姐不一樣,你的指甲像你爸。』是很舒服又很奇特的感受。理容對我而言,是我們有沒有照顧好自己,別忘了對自己好一點哦!」
 

 ※本文授權自匠生活,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