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電動車被貼「不環保」標籤,CP值也不夠高?銷量成長停滯,為何大家不買電動車了?

電動車被貼「不環保」標籤,CP值也不夠高?銷量成長停滯,為何大家不買電動車了?
撰文: 未來商務/ Jaime Chen     分類:創新商模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3-06-30

電動車被視為環境汙染解方之一,全球主要傳統汽車大廠競相轉型,普遍訂下至遲 2040 年不再生產銷售燃油汽車的目標。然而,隨著純電動車陸續上路,其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卻愈來愈弱。根據美國市調公司 J.D. Power 在 4 月發布的「電動車情報報告」指出,電動車的市場占比,在今年初竟呈現萎縮,熱度也不如過往。

市場占比下滑,Z 世代不愛是主因

 

在 J.D. Power 的報告中指出,電動車的市場占比,從 2020 年 2 月的 2.6% 開始,一路上升到 2023 年 2 月的 8.5%,然而在 3 月份竟下滑至 7.3%。J.D. Power 認為,占比下滑可能並非短期偏差,因為報告顯示,非常可能「考慮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比例已停滯在 26.9% 的天花板。

 

你可能也想看:

保養費貴、電池要更換、連輪胎磨損都比較快!電動車真的又貴又難養?

「不要購買特斯拉!」財經專家點出2023年不應購買的五樣產品,電動車怎麼了?

 

報告中指出,大多數 60 歲以上的消費者完全不考慮購買電動車,這還算可以理解,因為許多消費者不太願意改變舊習慣,然而,令 J.D. Power 驚訝的是,竟有 33% 的 Z 世代消費者(約 20-30 歲),選擇「有些不可能」或「非常不可能」考慮購買電動車,代表電動車對這群消費者來說,有不願購買的痛點。

 

電動車為何不受消費者青睞?

 

除了習慣,電動車對消費者來說還是有不少隱憂。包括充電設施不足,及電價、一次充電可行駛的里程數等,都會讓消費者感到焦慮。面對幾分鐘就能充滿油的車,車主在近 30 分鐘的充電時間能做什麼,以及如果遇到停電,怎麼充電等問題,仍是當前電動車的痛點。

 

受限於技術,電動車暫無法做成大型車款,因此也打不進喜歡大車的客群。曾擔任過福特汽車執行副總裁、通用汽車副董事長的 Bob Lutz 就舉例:「美國政府曾制定了高燃油效率標準,迫使汽車製造商研發生產小型車和小型引擎,但消費者的購物喜好,還是愛 SUV 和其他大型車輛。」雖然保護環境是推動電動車的重要動力,但都花不少錢買車,生活更輕鬆、舒適更重要。

 

除此之外,電動車的 C/P 值也不夠高。跟油車相比,電動車的價格高上不少,而通用汽車旗下走平價路線,每台約 2.6 萬美元(約新台幣 80 萬)的電動車 Bolt EV 則將於年底停產,對電動車銷量成長是雪上加霜。雖然通用說仍會有新的電動車款,但價格極可能回不去。

 

前段時間電動車會受青睞,油價狂飆破百美元是推手之一,燃起大家對電動車有興趣,然而當油價回穩到 70 美元後,推力就略顯不足,消費者購車的優先順位即重回油車或油電混合車。

 

電動車面臨鎳困境,如何克服成難題

 

環保是電動車的賣點之一,然而製造的過程產生的汙染,也可能讓優勢盡失。電動車現正面臨「鎳困境」,生產電動汽車電池需要大量的鎳礦,但無論是地下開採或精煉鎳礦的過程,都需砍伐熱帶雨林,產生大量碳排放。電池製造過程還會產生極高的溫度,最後留下難以處理的廢渣,對環境都是不小的負擔。

 

開採鎳礦對地球造成的負荷相當驚人。光是 2021 年,負責開採印尼礦場 Hengjaya 的澳洲公司 Nickel Industries 就指出,整個開採範圍是紐約中央公園的 3 倍,在雨林上的清除工作,就產生了 56,000 噸的二氧化碳,根據計算,這相當於 12,000 輛傳統汽車行駛 1 年造成的碳排放。後續也只能在當地種植兩百多萬棵樹,盡力修復對雨林的破壞。

 

電動車在製造階段導致的排放量比傳統車輛更多。然而,根據特斯拉 4 月份的報告,只需要不到 2 年的駕駛時間,電動車的總排放量就能低於汽油車,因此電動車的生產,仍按計畫持續進行。

 

印尼去年生產的鎳用於電動車電池的比例約占全部的一半,預計到了 2027 年這個比例預計將超過 80%。福特也將在印尼進行鎳加工業務的投資,訂下 2026 年生產約 200 萬輛電動車的目標。如何在開採與生態間維持平衡,成為車廠的難題。

雖然電動車長期來看比油車環保,也會是未來的消費趨勢,但如何解決環境破壞問題,同時增加消費者購買誘因,發揮優勢且克服痛點,突破銷量瓶頸,將是各車廠近年的課題。

 

延伸閱讀:

雷達整合、鏡頭技術...自動駕駛系統「各擁山頭」,一文看懂差異在哪裡

老爺車還是電動車?小孩子才做選擇!新創推改裝服務,老車也能兼具經典和科技美

 

※本文授權自未來商務,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