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電動車維護成本下降、續航里程大提升!現在是最適合入手電動車的時期嗎?

電動車維護成本下降、續航里程大提升!現在是最適合入手電動車的時期嗎?
撰文: 科技報橘/Andy Liu     分類:創新商模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10-05

特斯拉 Model Y 電動休旅正式登台,近幾年隨著汽車產業邁向電動化的道路,除了各家車廠傾全力推出電動車型之外,各國政府也順勢推出補助政策、強化電動車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期望能夠推動電動車的發展。這一些努力所產生的綜效,是全球電動車的銷售數字逐年攀升。

根據統計, 2021 年度全球汽車銷售量中,有 9% 屬於電動車型,相較於 2019 年的 2.5% 有明顯的增長;此外,2023 年美國車市預計將出現近 80 款全新的電動車型,因此可以預期電動車將愈來愈普及。

 

在這一個燃油車、油電混合車、電動車蔚為三大主流的時代,現在是入手電動車的時機點嗎?電動車真的都適合每一個人嗎?以下將進一步剖析入主電動車的拉力,希望能夠幫助到讀者評估,現在是否是晉升成為電動車車主的好時機。

 

持有電動車的成本門檻下降

 

讀者現在內心一定充滿問號,擁有電動車的花費怎麼會是一項吸引的因素?跟同級的燃油車相比,電動車的車價不是高出一截嗎?其實這裡要評估的是整體的花費,包含購車、養車所需要的成本。

 

首先,電動車的車價固然較同級的燃油車來得高,但是隨著愈來愈多車商推出電動車型,規模經濟、市場競爭、政府補助等因素,讓電動車的車價不再高不可攀。

 

以美國市場為例,電動車的平均售價約為 56,000 美元(約新台幣 168 萬元),而且市場也有諸多電動車型的售價低於 40,000 美元(約新台幣 120 萬元),例如市場老將 Nissan Leaf。前述的車價還未扣除美國聯邦政府提供的電動車補助金額 7,500 美元(約新台幣 225,000 元),以及州政府提供的額外補助。

 

再者,隨著國際油價的波動及高油價時代的來臨,汽油車車主會很深刻地感受到油資的增加,但是電動車車主卻不受油價上漲的直接的影響。以目前電動車充電費率換算至汽油每加侖的油價,大約等同於每加侖 1 美元。

 

假設每年行駛總里程以 15,000 英里(約 24,140 公里)計算,若車主選擇電動車型, 平均每年可為車主省下約 800 至 1,000 美元(約新台幣 24,000 至 30,000 元)。當然,前述的數字是一個統計的平均值,充電的費用會受到各地區的電費高低、電動車的電池效率、使用家中裝設或公共充電設施(使用公共充電設施充電的費用會高一些)等因素影響而略有差異。

 

第三,電動車沒有內燃機引擎,不需要定期更換機油、火星塞等零件。因此,電動車的保養、零件更換費用會比同級燃油車低,甚至可以減少 31% 的保養費。

 

「續航里程焦慮」問題已逐漸被克服

 

過去電動車的續航力、充電設施的數量,容易造成許多有意嘗試電動車的車主產生「續航里程焦慮」(range anxiety)的問題。

 

然而,以單次充電續航里程來看,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型最少都可超過 100 英里(約 160 公里),遠高於美國駕駛人每日平均行駛里程 31.5 英里(約 50 公里)的數字,也完全可以滿足日常市區用途的需求。

 

另外,雖然以台灣的居住環境來看,要在公寓大樓安裝充電設施的可行性不如北美地區的住宅,但是公共充電設施卻愈漸普及;若搭配車聯網的使用,駕駛人可以隨時掌握充電站或充電樁的定位點,因此有意入手電動車的消費者可以排除「續航里程焦慮」的問題。

 

電動車也可與豪華超跑匹敵

 

過去的諸多觀念認為電動車的開發,主要是為了環保目的,減少碳排放,因此會誤以為電動車就是動力、操控不足的代名詞。

 

電動車的起步加速性、動力傳遞的順暢度絕對勝過同級的燃油車,甚至行駛過程的寧靜度也遠遠優於燃油車,因此千萬不要只將電動車視為環保、節能的代步工具。不論是豪華超跑 Porsche Taycan,抑或是美國肌肉車 Chevrolet Corvette 等車型紛紛邁向電動化的道路,由此可見一班。

 

此外,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2021 的一項調查顯示,愈來愈多的消費者表達對電動車駕乘體驗過程的好感,甚至有 75% 的消費者表示,電動車的動態表現是促使他們願意入主的拉力。由此可見,電動車絕對不是動力、操控不足的代稱,而是會提供駕駛一個全新的駕乘體驗,亟具吸引力。

 

基於上述因素,現階段似乎是可以入手電動車的好時機。電動車的優勢,除了減少行車時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有助於環境保護,更能夠在普羅大眾可負擔的能力範圍內,享有最新的科技與駕乘體驗。近期有購車或換車打算的讀者,是值得將電動車納入口袋名單考慮的。

 

延伸閱讀:

Toyota 環保成績單 100 分只拿 10 分!全球十大車廠淨零碳排進度還好嗎?

蘋果印度夢將成真?傳 2025 將移轉 25% 產量至印度,台廠發揮關鍵作用

 

※本文授權自科技報橘,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