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這輛電動車續航力意外地高?注意這幾個超小字才不會當盤子

這輛電動車續航力意外地高?注意這幾個超小字才不會當盤子
撰文: 科技新報/Chen Kobe     分類:創新商模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05-26

隨著傳統車廠逐漸導入純電車款,過去不常見到的電動車廣告也越來越多,但如果看了廣告續航力數字,稍微熟悉電動車的朋友可能都會有個疑惑:這輛車的續航力怎麼這麼高?其實細節藏在螢幕小字裡。

一般民眾選購電動車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續航力,是因擔心充電站不像加油站普遍又快速,稱為「里程焦慮」。對抗里程焦慮的方法之一就是廣建充電站,二是研發更強大的電池或降低能耗,提升車輛里程。但這兩種方法都耗時又花錢,有沒有什麼方式讓車輛續航力看起來更漂亮?

 

答案就是:換個測試標準。

 

本文會詳細介紹目前世界主要車輛能耗測試標準,如果沒有 5 分鐘時間看完全文,這裡給你快速重點口訣。NEDC 打七折、WLTP 打八折、EPA 打九折,這三種測試標準續航力,和真實世界續航力的差距大概就這樣。如果看到 NEDC 標準續航力 600 公里的電動車,那就乘 0.7,真實續航力約在 420 公里。

 

這三種測試標準究竟差在哪裡?首先要講的就是廠商最愛、測試方式最簡單的 NEDC。

 

NEDC 新歐洲駕駛週期

 

別被名字騙了,所謂「新」其實是從 1970 年代就開始研發,目的是提供汽車油耗與排氣共同測試規範,不是讓車廠自己說了算。為了要讓各式各樣車輛有相同考試基礎,測試必須在實驗室進行,才能去除天候、路況及駕駛變因。

 

測試時,車輛四輪會擺放在阻尼滾筒上,前方有巨大風扇模擬行駛風阻,全程關閉電子設備如空調、音響、大燈或加熱方向盤與電動按摩椅。

 

NEDC 會模擬兩種路況分別是市區和郊區,市區最高車速為 50 公里、平均 18 公里;郊區車速最高為 120 公里,平均 62 公里。測試里程為 11 公里,總測試時間約 1,180 秒。

 

筆者不知道各位優良用路人平常怎麼開車,但前車如果均速只 18 公里,肯定會抓狂。從測試方法看,就可以看出 NEDC 距離實際駕駛環境差異頗大,當然油耗或電動車續航數字就會更漂亮。

 

WLTP 世界輕型車輛測試規範

 

從 1980 年代到 2010 年這段漫長的時光,消費者已習慣廠商公布的油耗跟實際駕駛差很多,大家似乎也懶得多說什麼,可惜這個車廠的黃金年代,因福斯集團「柴油門」排氣造假事件終結。歐盟認為必須推出更嚴謹、更有公信力的規範,才能挽救汽車產業的名聲,因此制定了 WLTP 規範。

 

車主務必要知道,雖然 NEDC 測試標準依然在,但從 2019 年 9 月之後,歐盟所有車型認證全部依循 WLTP 規範,不接受 NEDC 了。

 

 

WLTP 規範的車輛測試稱為 WLTC,但為了方便理解,基本上車廠統一寫成 WLTP 數據。WLTP 和 NEDC 的測試方法其實很像,差別在調整幾個參數。首先是據車輛功率與車重比分成四等級,一般來說功率車重比越大,代表車輛性能更強,依據這個分類,再給予不同等級的車不同測試標準。

 

簡單來說,性能越強的車,測試就會採用更高車速。此外,WLTP 總測試時間為 1,800 秒,總測試距離多達 23.2 公里,都比 NEDC 更長。

 

為了更貼近實際駕駛經驗,WLTP 平均車速提高到 46.5 公里,最高車速可達 131 公里,最重要的是,測試過程 WLTP 規範大幅增加加速跟減速比例。比較 NEDC 測試,定速行駛時間比例為 40%,WLTP 測試只有 3.7%,畢竟走走停停才更接近一般駕駛體驗。

 

最龜毛的美國 EPA 標準

 

以上兩種都是歐盟推行的測試標準,基本上也算全球通用,但美國環保局(EPA)有自己玩法,尤其針對電動車更明顯。

 

EPA 測試前,電動車必須充滿電後放置一夜才能開始測試,模擬路況也區分為市區和高速,車輛同樣在滾筒上行駛,但特別之處在於,EPA 測試會讓車子跑到沒電為止,而不是只跑幾分鐘計算。

 

▲ 美國 EPA 提供快速比較系統,讓消費者看見車輛能耗。(Source:EPA)

 

最狠的是,最終數據出來後,EPA 會直接將里程數乘以 0.7,估算實際上路表現。畢竟測試過程少了車上用電設備,也少了車主忍不住的熱血右腳,更重要的是,歐美地區時常會有接近零度的低溫,這都會影響續航表現,因此直接打七折還算合理。

 

特別提名:中華民國經濟部能源局車輛油耗指南

 

除了這三大標準,還有一些標準可參考,像是中國 CLTC 標準,大致跟 NEDC 一樣。台灣經濟部能源局車輛油耗指南直接關乎台灣消費者權益,因不管原廠採用哪個標準,台灣販售的車輛標示能耗時,只要符合台灣經濟部規範即可。

 

那台灣經濟部能源局的規範是什麼呢?其實沒有。畢竟我們是小市場國家,因此經濟部能源局油耗指南都採用所謂「歐盟標準」。有趣的地方來了,我們現在知道歐盟有兩種標準,舊 NEDC 跟新 WLTP,那能源局說的「歐盟標準」究竟是哪種?

 

答案是:廠商自己決定。據民國 110 年版本的車輛油耗指南,國產車都採用 NEDC 數據,進口車廠商大部分也使用 NEDC,少部分採用 WLTP 數據,依據車型自行申報。既然 NEDC 數字比較漂亮,廠商又何必自找麻煩申報 WLTP 數據?

 

所以會用 WLTP 數據的,多數都是高性能車,一般車款幾乎都用 NEDC 數據申報,讓油耗看起來更漂亮。

 

結論:WLTP 堪用,EPA 太嚴格

 

最後讀者肯定會想問,那究竟哪一個標準比較貼近真實?以實際試駕電動車,還有參考國外大量車主和 YouTuber 的實測看,對一般通勤為主、不會常常右腳踩到底的車主,真實世界續航力與 WLTP 數據還滿接近。這當然也跟台灣速限有關,但根據實際駕駛的主觀經驗來說,WLTP 數字對照台灣駕駛習慣,大概有 85%~95% 準確。

 

EPA 數據出廠就先幫你打了七折,但其實台灣很少接近零度低溫,高速路段也沒有美國那麼長,所以 EPA 數字在台灣有時候反而還比實際駕駛更低。整體來說,真實的電動車續航力里程,對台灣車主來說,大致介於 WLTP 和 EPA 數字。

 

然而 EPA 數據其實開宗明義就說了,是提供美國民眾參考用,並沒有推給外國,因此大多數車廠都不會提供這數據,所以台灣消費者如果要選購電動車,基本上只會看到 WLTP 或 NEDC 數據。且如果車廠只公告 NEDC 數據,通常會把里程寫很大,但測試規範寫很小,因此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到里程數字就打 8 折,以免買回家才發現落差太大心裡難受。

 

同場加映:台灣機車的能耗測試,據經濟部標準,600 秒內最高速不到 60 公里,且 80% 時間低於時速 40 公里,以此測出市區能效。接著以定速 50 公里行駛 2 公里,測試 3 次得出平均油耗,以此測出定速能效。最終油耗成績,就是 60% 市區能效加上 40% 定速能效,算出每公升能跑的公里數。

 

電動機車的續航力算法目前也沒有統一規範,據 Gogoro 測試標準,是以時速 30 公里、體重 63 kg 騎士以原廠胎壓於平面柏油道路行駛到電量耗盡,得出數據是驚人的 150 公里續航力。光陽 Ionex 也同樣採用這個標準,因此續航力都偏離真實情境相當多。據不嚴謹經驗統計,目前換電型電動機車在台灣一般道路駕駛,續航力約在 45~60 公里。

 

※本文授權自科技新報,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