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川普暫停離岸風電租賃,全球風電巨頭陷寒冬!沃旭股價暴跌8成,為何唯獨中國崛起?OECD揭背後原因

川普暫停離岸風電租賃,全球風電巨頭陷寒冬!沃旭股價暴跌8成,為何唯獨中國崛起?OECD揭背後原因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風力發電     圖檔來源:freepik 日期:2025-02-12

美國總統川普於1月底宣布,將暫停外緣大陸棚離岸風電租賃,直到完成環境與經濟審查。雖然此決策不影響現有專案,但隨著市場對風電發展的疑慮加劇,再加上建設成本飆升,最終導致歐洲風電巨頭沃旭能源(Orsted)股價暴跌83%、執行長換帥,甚至宣布將大砍到2030年的投資計畫規模25%,突顯全球風電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美國政策轉向衝擊產業信心

 

根據非營利媒體The Conversation報導,川普的行政命令及其長期以來對風電的不滿,使美國仍在發展階段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在美國東北沿海,擁有豐富的離岸風電資源,一旦規模化開發,不僅能提供大量清潔能源,還能創造就業機會並促進供應鏈發展。過去,拜登政府曾設定到 2030 年達成 30 GW裝置容量、2050 年達 110 GW 的目標。

 

「專案延誤可能提高未來與現有計畫的成本,最終將由消費者透過水電費買單。」前麻薩諸塞州能源部副部長Barbara Kates-Garnick表示,離岸風電是一項長期投資,若監管程序穩定、基礎設施完善,美國市場終將具備價格競爭力,並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他預計,除了短期建設外,供應鏈相關職位每年預估需1萬2千名至 4萬9千名工人,涵蓋零組件生產、電纜、渦輪機葉片製造,以及航運與貨運物流等領域。例如,全球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Orsted)原計劃在康乃狄克州投資近 4.2 億美元,創造約 800 個全職工作機會。

 

但隨著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後,沃旭能源不僅在2月被迫更換執行長,將對美國業務計提巨額減損121億丹麥克朗(約553億台幣)這是繼2023年減值284億丹麥克朗(約1300億台幣)之後,該公司再次對美國投資組合進行大幅減損。

 

歐洲、日本市場陷入困境

 

作為全球離岸風電的領先開發商,沃旭能源近年來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疫情後的成本飆升、供應鏈瓶頸、高利率環境和政策變動等問題,導致其股價自2021年高點暴跌83%。面對市場環境持續惡化,沃旭於2月1日宣布更換執行長,由Rasmus Errboe接任,期望藉此重新贏得投資人信心。

 

新任執行長Errboe上任後隨即採取行動,宣布將公司2024年至2030年的投資計畫預算從原定2,700億丹麥克朗(約新台幣1.2兆元)大幅調降至2,100億丹麥克朗(約新台幣9.5千億元),同時取消了原定2030年達成35-38GW再生能源容量的目標。

 

沃旭的困境並非個案,而是反映了整個歐洲風電產業的深層問題。歐洲風能協會在去年12月就指出,2024年歐洲風電新增裝置容量不到達成歐盟2030年能源目標所需的一半。該協會執行長Giles Dickson分析認為,這主要源於三大問題:各國政府未能落實歐盟許可規範、電網連接出現延誤,以及經濟電氣化進展緩慢。

 

在這樣的產業困境下,連風電大國丹麥也不得不採取行動,宣布暫停所有進行中的離岸風電招標,原因是當前市場條件已無法支持無補貼模式運作。為了維持產業發展動能,丹麥政府計劃在2025年推出新的離岸風電招標,規模將在2-3GW之間,並考慮提供政府補貼支持。

 

這股風電產業寒流更延伸至亞洲。在日本,風電主要開發商三菱商事近期也宣布,將重新評估其離岸風電專案,以「商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該公司在2021年曾領導財團贏得秋田縣與千葉縣三個專案,總裝置容量達1.76GW,原計畫於2028至2030年間啟動。

 

然而,受到原物料與供應鏈問題導致的關鍵元件價格上漲,以及日圓貶值造成進口設備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這些專案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可行性的嚴重考驗。

 

中國風機成本竟比OCED國家普遍便宜4成

 

相較於歐美日市場的困境,中國風電市場呈現顯著上升的態勢。統計2024年1至11月數據顯示,風電招標總量達到115GW,較2023年同期大增87%,其中陸上風電占據主導地位。11月單月招標量為17.6GW,年增率達110.9%,月增率35.1%。特別是陸上風電,11月招標量達16.4GW,年增幅高達149.6%。

 

此外,在風電得標均價方面也呈現健康走勢,11月海上風電得標均價達3,279元kW⋅h,創下年內新高;陸上風電均價為1,509元kW⋅h,較10月上揚14%。

 

為何全球風電市場和中國有如此大的差異?根據OECD最新報告指出中國風機製造商獲得的政府支持遠超歐洲同業,包括補助金、稅收優惠和國有銀行提供的優惠融資。

 

2006年至2023年,中國與OECD國家相比,對風力渦輪機公司與補貼總額佔公司營收的比例。圖片來源:OECD

 

此外,中國在稀土礦物供應鏈上具有明顯優勢,約70%的稀土材料產出由中國稀土集團控制,這使得在OECD國家生產風機的材料成本比中國高出近40%。

 

中國與OECD國家風力渦輪機生產材料成本,*100 = 以2010年價格為基準。圖片來源:OECD

 

OECD表示,中國市場在政策支持和成本優勢下,預計將持續保持增長態勢。隨著陸風技術成熟、海風成本下降,以及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長,風電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