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電力結構轉變是主要功臣。隨著燃煤電廠關閉、天然氣取而代之,再加上風能與太陽能的迅速成長,美國電力來源有所替代。天然氣雖然仍屬化石燃料,但效率更高、碳排更低;加上水力壓裂與水平鑽井技術使天然氣供應成本下降,促使電力公司建設高效率的聯合循環燃氣發電廠,逐步淘汰燃煤設備。
再生能源也扮演關鍵角色。自1995年以來,美國風能、太陽能與水力發電量增加近兩倍,如今在14個州,至少三成電力來自再生能源與電池儲能。太陽能與風能的成本大幅下降,甚至已低於煤電,並與天然氣電力相當。電池儲能技術與虛擬電廠的興起,也讓間歇性能源的穩定供電成為可能。
在交通領域,但美國電動車普及仍落後。2024年美國售出約160萬輛電動車,全球銷量則達1,700萬輛,比前一年成長了25%;但在中國,借助政府補貼,消費者可以不到1萬美元的價格購買入門級電動車,成為全球電動車銷售領先的國家。
隨著人工智慧帶動資料中心擴建,以及工業與電動車用電量上升,美國能源結構將面臨新一波壓力。儘管如此,過去十年美國碳排量已減少約15%,顯示能源轉型正從願景走向現實。
資料來源:
How the US cut climate-changing emissions while its economy more than doubled
Inventory of U.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Sinks
CO₂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ho Releases the Most Greenhouse Gases?
※ 本文授權轉載自科技新報,原文見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