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2023年底,Baiju Bhatt就從成功且充滿潛力的Robinhood離職,並成立Aetherflux,期望在太空收集太陽能,並傳輸回地球。
Robinhood做得順風順水,Baiju Bhatt為何要從金融業跨足到太空領域?其實回顧他的成長經歷,或許Robinhood的旅程才是那個意外。
「要把科幻小說變成現實」,Aetherflux創辦人的太空夢
Baiju Bhatt從小受到擔任NASA科學家的父親啟蒙。他的童年時光中,《黑洞與時間彎曲——愛因斯坦的幽靈(Black Holes and Time Warps)》是摯愛的書籍、長途車程中經常和父親討論物理,平日則沉浸在各種科幻場景與現實交錯的想像中。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Baiju Bhatt選擇進入史丹佛大學修習物理學士與數學碩士,並一直以數學家或是物理學家為目標。
直至後來他遇上了Vlad Tenev,有感於交易手續費的「邪惡」,才會在2013年成立零交易手續費的網路券商Robinhood。
不過Baiju Bhatt一直沒有忘記對太空的嚮往。Baiju Bhatt觀察過去10年,太空的商業化開啟許多新的可能性,「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太空怎麼變成一門資本主義的生意。」
不同於馬斯克的SpaceX、貝佐斯的Blue Origin等公司,Baiju Bhatt把目光放在太陽能上。
這個創業的靈感來源是Isaac Asimov在1941年的短篇小說〈Reason〉裡「太空太陽能」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要在太空中接收24小時無死角地接收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後送到地表上。
淨資產超過17億美元(約新台幣556億元)的Baiju Bhatt在2023年創立Aetherflux。他自己先掏出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0萬元)投資兒時夢想,後來又陸續將幾百萬美元投入公司,「這條路不輕鬆,但我們已經全心投入,要讓科幻小說成為現實。」
「這條路不輕鬆,但我們已經全心投入,要讓科幻小說成為現實。」Baiju Bhatt表示。 Aetherflux官網
打造衛星星鏈,將在2026年發射示範衛星
Aetherflux在成立1年後,也就是2024年底,才公布他們的完整計畫——打造一個衛星星鏈。
過去的太空太陽能技術,只能仰賴在地球軌道上的大型太空船,並用微波方式把電力傳送到地面接收天線。這個方法既昂貴又無法全天候接收陽光,Aetherflux則另闢新徑。
「我們團隊目前的重點是打造衛星上方的酬載(payload),也就是把衛星本體所產生的電力轉換為雷射能量的系統。」Baiju Bhatt說明。簡單來說,Aetherflux部署大量Apex Space開發的Aries小型衛星平台,並在每個衛星上配置太陽能板、電池和近紅外光,能夠將1千瓦的電力透過雷射傳送回地面。
在地球的接收端則是Aetherflux的「地面站」,由光電陣列組成,可將陽光轉化為能量並儲存於電池中供日後使用。來自NASA、SpaceX、洛克希德馬丁、Anduril和美國海軍的Aetherflux團隊,正著手打造第一個地面站,儘管地點尚未確定,但團隊正在評估空域管制較嚴格的軍事基地。
Aetherflux預計在在2026年初發射1顆示範衛星。他們已經在實驗室中成功演示了電力傳輸,並正在為現場規模的示範做好準備,目標是驗證透過紅外雷射進行太陽能傳輸的技術。他們期待這次成功後,能夠提供美國軍方以及救災團隊使用,除了可以穩定供電外,也方便對外聯絡。
Aetherflux期待發射成功後,能夠提供美國軍方以及救災團隊使用,除了可以穩定供電外,也方便對外聯絡。 Aetherflux官網
太空太陽能依然停留在理論階段
假設這次發射成功,Baiju Bhatt和Aetherflux將會更靠近他們的最終目標:為一個小型社會(community)提供電力。
Baiju Bhatt坦言,他們現在的太空太陽能策略仍算是在理論階段。不過他希望,「如果這套技術經過幾輪工業化洗鍊,我認為它和地面太陽能就會接近一點。」
目前成功從太空傳輸太陽能的案例極少,其中一個是2023年加州理工學院的太空太陽能計畫,他們成功從低軌道以微波進行無線電力傳輸。雖然這證明概念可行,但離Aetherflux所提出的「可擴展、可商業化系統」還有段距離。
Aetherflux的投資人,也是Index Ventures合夥人Jan Hammer承認,這個構想是很大的挑戰。他表示:「這是一門極其複雜的生意——要把配備太陽能板的衛星送上軌道,還要能把電力無線傳輸回地球,更別提還有一堆法規問題。」
「這是一場大賭注,但我們信任這位創辦人,他們也提出了符合現實的計畫。」Hammer堅定地說,「能源的未來,就在太空。」
結束A輪募資!Intex Ventures、a16z和Robinhood執行長都有投
Aetherflux在4月2日完成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的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Index Ventures和Interlagos領投,除了比爾蓋茲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Andreessen Horowitz和NEA參與,Robinhood執行長Vlad Tenev、前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Dan Gallagher、演員Jared Leto,以及鐘錶製造商Laurent和François-Paul Journe也參與了投資。
再加上Bhatt先前自己投入的資金,Aetherflux的總募資金額已達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9億元)。
Aetherflux會用這筆資金招募更多工程師,並投入其首批任務所需的技術與基礎建設開發。 Aetherflux官網
Aetherflux會用這筆資金招募更多工程師,並投入其首批任務所需的技術與基礎建設開發。
與政府合作獲得OECIF資金,期望將電力送往最偏遠的角落
除了私人資金外,Aetherflux還獲得了美國國防部(DoD)「作戰能源能力改善基金」(Operational Energy Capability Improvement Fund,OECIF)的資金支持,用於研發可用於軍事的太空太陽能系統。該項2025財政年度的獎助,將用於開發一個概念驗證系統,展示從低地軌道進行無線電力傳輸。
Aetherflux團隊說明,國防部認為太空太陽能會影響偏遠或是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在印太地區。來自太空的太陽能與可能受到攻擊或部署困難的地面基礎設施不同,提供了一個具有彈性,且不依賴基礎設施的電力來源。
因此太空太陽能可以幫助保護軍事人員和設施,減少對燃料車隊和固定物流系統的依賴。Aetherflux團隊期待,「有了這項新能力,我們能在軍方最需要的地方和時間提供能源,特別是在傳統電力交付昂貴、具有挑戰性或危險的地方。」
「我們正在加快腳步,」Aetherflux團隊表示:「中國已宣布將在10年內部署太空太陽能系統,而歐洲太空總署(ESA)也在推進其自身的太空太陽能計畫。美國必須優先發展太空太陽能,否則將冒著失去能源領導權的風險。」
未來,Baiju Bhatt表示,公司的目標是打造體積小、可攜式的地面接收站,希望能將電力送往最偏遠的角落。
資料來源:《Aetherflux官網》、《TechChrunch-1》、《TechChrunch-2》、《SpaceNews》、《Medium》、《Space Insider》
※本文授權自創業小聚,原文:從小讀相對論、意外創立上市公司Robinhood,現在他要上太空捕捉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