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中美貿易戰升溫!301關稅上漲,稅率加倍,對全球太陽能成本影響多大?

中美貿易戰升溫!301關稅上漲,稅率加倍,對全球太陽能成本影響多大?
撰文: InfoLink Consulting/Jonathan Chou, Robin Song     分類:太陽能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05-17

2024 年 5 月 14 日,美國政府公佈 301 關稅複審結果,提高多項中國進口商品的 301 關稅:太陽能方面,針對太陽能電池與模組,2024 年以後的稅率將從原先的 25% 升至 50%。

而在儲能部分,美國對鋰離子電動汽車電池、非電動汽車電池及其零部件的稅率皆有上調。儲能電池所屬的非電動汽車電池徵收的稅率預計將從 7.5% 升至 25%,並在 2026 年實施。

 

相較電動汽車電池,儲能電池存在兩年的豁免期。同時,天然石墨的預計從 0% 升至 25%,也將在 2026 年實施。對於太陽能與儲能電池相關產品的稅率細則如下:

 

 

首先分析太陽能部分,由於本次稅率上調之前,美國就已經對中國進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設立諸多貿易壁壘,除了 301 原先的25%稅率以外,主要的關稅壁壘便是在 2012 年開始徵收的對中國雙反稅,以及針對所有進口國家的 201 關稅。

 

在多項稅率的疊加之下,近年來少有太陽能企業會選擇將產品從中國直接輸往美國。

 

而是將產能移至東南亞來輸出美國市場,以規避高額關稅。相較於東南亞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美國本土產品面臨電價、人力等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即便有 IRA 法案的補貼,美國本土太陽能產品依舊不具備成本優勢,因此近年來美國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最主要的供應來源,便是來自東南亞國家。

 

而當前市場關注的,會大幅衝擊美國模組需求與成本結構的議題,聚焦於 2024 年四月底發起的針對東南亞四國雙反調查請願,總體來說,InfoLink 預計本次 301 稅率上調對全球的太陽能成本結構與模組需求並無太大影響。

 

儲能方面,經過本次稅率調整後,預計美國本土製造電芯成本將於 2027 年與出口至美國的中國產電芯成本持平,隨後 2028-2029 年,美國本土製造電芯成本優勢逐步體現,但 2030 年因 IRA 補貼退坡,可能會再次出現成本持平的現象。

 

結合此前的 IRA 法案,以 LG、SDI 為代表的韓系廠商,預計將從美國一系列本土化政策中受益,逐步提升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目前 LG 的擴產動作最為明顯,預計至 2027 年,LG 將在美國擁有約 25 GWh 的儲能電芯產能。
 

 

另外,因為儲能電池存在兩年的豁免期,對短期美國儲能需求無影響。但隨著豁免截止日臨近,可能會出現下游提前備貨搶裝的現象,因此預期 2025 下半年會有優於原本預期的需求出現。

 

※本文授權自InfoLink Consulting, Reccessary,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