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瓦城為何入主美式餐廳「樂子」?從日本DHC收購案看出端倪

瓦城為何入主美式餐廳「樂子」?從日本DHC收購案看出端倪
撰文: 食力/ 商社男的外食迷宮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樂子臉書 日期:2022-12-29

瓦城集團宣佈欲投資美式早午餐品牌「樂子the Diner」;而日本歐力士(オリックス)也收購了化妝、保健品牌DHC的股份。以收購案的角度而言,兩者有什麼相似之處,又將分別為品牌帶來什麼樣的效益呢?

在年末的消費服務業產業界很熱鬧,以擁有泰國料理等知名餐飲品牌的餐飲企業「瓦城」,宣佈將取得擁有餐飲品牌「樂子the Diner」的公司股份, 此訊號等同「瓦城」旗下將從目前主力的亞洲餐飲,再拉出一條美式餐飲的路線,對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餐飲内容服務。

 

而同樣是這幾個月,日本的消費服務業產業界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在日本以經營化妝品,營養品爲主的DHC股份也被收購,而買家是以租賃業務起家的日本歐力士(オリックス)公司,歐力士在台灣或許比較陌生,但應該不少人有聽過日本職棒的歐力士猛牛隊(過去鈴木一郎也曾經在歐力士職棒效力過),而歐力士就是這個日本職棒隊幕後的擁有企業。

 

美式餐廳「樂子」跟化妝品DHC,這兩個品牌所提供的產品分屬不同產業,看起來完全沒關係,但如果是從收購的觀點來看,其實是可以歸納出類似的脈絡,而無論是對收購方,或是被收購方的既有商業版圖,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幫助。接下試著從歐力士跟日本DHC的3點可能效益,來整理瓦城跟樂子在收購後的可能變化。

 

1、後勤:尋求更大的集團綜效

 

日本媒體在報道歐力士跟日本DHC的這個新聞時,用到不少次「事業繼承」這個詞。什麽是「事業繼承」?簡單來説,就是請另一個經營者來接手目前的事業體。那爲何要找另一個經營者來接手?是否不少人會聯想是否目前的經營狀況有什麽狀況,才會找到另外的人來接手。但其實日本DHC的經營表現一直非常的好。根據2022年7月發佈的日本DHC年度營業利益,1年還是有來到日幣176億的規模,日本DHC從個人企業,發展到今天還能有這樣的獲利,經營能力是不需要質疑的。但既然這麽好?那爲何還要讓出股份?

 

目前看起來最大的可能是日本DHC的創業者年齡已經超過80歲,在一代強人的領導後期,雖然自己組織裡也有不少優秀的幹部,但在未來多變的時代,依附到另一個更大型,並且在開發新事業經歷,擁有更多不同人才的組織下,才能有更多資源可活用。

 

再回到台灣瓦城跟樂子的案例,在過去疫情期間,小事業體所受到的單位衝擊力,是比集團企業體大非常多的,所以在未來加入集團,無論是人才或是後勤支援的共用,將可把樂子的底力再提升,要是未來再面對疫情等不可回避風險,也能期待有更多不一樣的表現。

 

2、產品:追求積極下的穩健路線

 

日本DHC的化妝品事業,在日本化妝品市場可是有不小的影響力。跟有販售化妝品類的日本企業,例如,日本資生堂、日本花王及日本高絲相比,這些在化妝品產業的巨人,營業額在疫情前的日本市場都有日幣2千億以上的水準,而日本DHC雖然營業額裡還包含了營養品的數字,但用DHC的單一品牌來看,整體產品線1年創造出的營業額可是有日幣900億的水準,雖然跟化妝品巨人們還是有相當的距離,但這個營業額已經幫DHC在日本以及海外,無論是在品牌知名度及經營穩健度上,都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基礎。

 

從收購方歐力士的歷史軌跡來看,歐力士對於經營新事業是非常積極的,從原本公司100%的獲利都是來自於金融業務(租賃),到目前其金融之外的新事業獲利占比已經來到公司整體50%以上,開發新事業已經是歐力士的重要營業任務,但進行這些多新事業,如何減少失敗的風險?特別像是化妝品,無論在產品,或是顧客上,都跟歐力士的既有事業非常不同。但如果這個既有事業的知名度跟影響力已經很穩固,那入手這個事業之後的風險就可以變的比較好管控,而DHC目前的市場地位就很符合這個情境。

 

而從樂子的案例來看,樂子在台灣的早午餐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在宣傳上應該不需要太擔心,而且樂子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以美式早餐為品牌的主力產品,這些漢堡、三明治類的品項,在疫情期間可是非常適合外送外帶的,在追求企業成長的同時,如果推進的新事業,還可有些防守類的選項,那新事業要成功的機率可再提升不少。

 

3、市場:尋找持續擴大新大陸

 

最後就是新大陸了,什麼是新大陸,應該就是有爆發型的成長市場。這個年頭要進入爆發性市場的機運不高,但如果從電商的市場看DHC,可是非常的有機會,雖然現在很多產品都陸續進入電商市場,但化妝品在日本,電商化的程度是低的,根據日本統計,在2021年,化妝品在EC化的佔比還來不到8%,簡單來說,就是化妝品在電商上的銷售額理論上還有92%可以發展,可以想像化妝品這一塊在EC的未來,應該會是非常有爆發力的,歐力士應該也是看到這一塊,才決定要來接手這個事業。

 

那怎麼看樂子?從台灣一些到美國發展的餐飲品牌,產品從茶飲、小籠包、餃子等都做出不錯的成績,並且在美國的單店營業額,都比台灣的單店營業額具有更大的爆發力。那台灣的美式早餐品牌可以打入發源地的美國市場嗎?從台灣的麵包品牌已經在美國打下基礎的案例來看,產品彈性高、營運靈活度大,台灣的美式早餐在美國這個新市場應該是非常有機會的。

 

透過股份收購來提升企業價值,應該這才剛是一個開始,無論是追求綜效、穩健發展、或是開發新市場等,在少子化的商業環境下,將可期待會有更多企業品牌用合併的方式出現在未來的新市場。

 

※本文授權自食力,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