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家庭人口破百萬人,他們如何在台灣安身立命?
近年來政府乃至民間,都大力追求並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SDG10的訴求為「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而新住民議題正是橫跨國內與國家間的重大議題,特別是台灣新住民人數約為60萬人,若將其子女納入,總家庭人數已超過百萬人,已成為台灣第五大人口族群,因此如何減少新住民在台灣遭遇的不平等,讓這群「新台灣人」能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盼新住民來台生活不再「卡關」!
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秘書長柯宇玲首先點出「剛到台灣的新住民,最難適應的是語言溝通及文化上的觀念衝擊」。
她舉例,曾有越南籍新住民,被婆婆問到生肖時,回答她「屬貓」(越南同樣也有12生肖,有貓年沒有兔年),卻惹得婆婆生氣,以為她在開玩笑,造成溝通上的誤會。
▲台灣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秘書長柯宇玲(圖右)致力於多元共融文化倡議,除了協助新住民打破語言溝通問題,同時也在公部門和金融業給予幫助。
新住民更需要「普惠金融」!金融業如何讓商品服務更友善?
除了生活適應上的討論外,普惠金融也是另一個應重視的面向。「普惠金融」意指有效且全方位地讓社會上所有階層及群體都有平等機會獲得負責任、可持續的金融服務。然而,柯宇玲觀察新住民在獲取金融服務時,常因為語言、文化上存在差異,而遇到困難。
舉例來說,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常向服務的新住民提醒「看不懂的合約不要簽」,以免損害自身權益。也認為金融商品專業度高,對母語非中文的新住民而言,更加不易取得平等的資訊和資源,像是保險服務涉及過多專有名詞,更需要有人做溝通。而凱基人壽是第一家與協會開始合作多國語言友善服務的企業,像是新住民對於填寫書表有疑問,都可以向凱壽預約真人多國語言翻譯服務,目前已有多達9種語言,讓新住民保戶能以母語享有順暢的保險服務。
凱基人壽總經理郭瑜玲表示,凱基人壽為首家關注新住民語言上的需求,並為新住民量身訂做友善服務的金融機構,因此開金融業先河,攜手台灣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提供語言平權的保險服務,導入真人多國語言翻譯服務,並首創多國語言版本的保戶重要權益提醒以及保險知識影片等。
凱基人壽助力新住民打破隔閡,實現夢想
不僅如此,郭瑜玲總經理也指出,凱壽人壽始終秉持「以人為本、關懷社會」的理念,希望讓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感受溫暖與關懷,勇敢追逐夢想。
公司相當理解新住民在異鄉生活不易,若有人能用母語與其互動,有助消弭隔閡,因此決定加大力度,領先同業舉辦多場「多國通譯員保險進階專班」培訓新住民人才,同步提升全台通譯員種子代表的保險專業度與保險案件翻譯服務品質。
凱基人壽更進一步輔導通譯員報考壽險業務員證照,為新住民拓展同工同酬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因更多新住民擁有保險專業,可藉此幫助更多新住民,甚至為自己開創另一個事業。
首創新住民通譯員保險培力 凱基人壽推動新住民工作平權
來自緬甸的凱基人壽毅品通訊處主任林如栢就成為新住民就業的最好範例。不過,初期投身保險業時也遇到不少困難,林如栢說,中文畢竟不是母語,因此在考取證照時,需要花很多時間理解題目,還好透過凱基人壽的相關培訓課程,慢慢可以理解與保險有關的術語和專業知識。
加入保險業後,林如栢也體會到新住民確實對於保險觀念較為薄弱,導致新住民家庭普遍較無足夠的保險保障,且因語言隔閡以及保險專業度高,新住民難以獲得充分的資訊,更需要有人可以用新住民的母語解說幫助他們了解。正因為如此,林如栢更想幫助新住民正確理解保險的意義,讓所有新住民都能獲得所需的保障。
林如栢提到,以他自身為例,新住民業務員在推廣保險觀念上,有語言的溝通優勢,更容易與緬甸新住民有連結及信任感,而這些新住民同樣也成為保險業可開發的潛在客群。
▲來自緬甸的凱基人壽毅品通訊處主任林如栢在三年前加入保險業,以自己的新移民身分,致力為同鄉推廣金融知識,並協助他們建構財務安全網。
建構財務安全網 助力新住民在台安居樂業
柯宇玲對此也表示,觀察新住民族群,對於保險的概念不普遍、不熟悉,但若有金融業願意投入新住民客群的經營,除了照顧新住民的需求,幫助減少資訊落差,建構他們的財務安全網,甚至提供新的就業管道,兩者更可以相得益彰。
凱基人壽總經理郭瑜玲表示,凱基人壽提供通譯員金融知識培訓,積極培養新住民人才,就是希望透過他們的專業和熱忱,為新住民社群提供更貼心的服務,期待透過通譯員作為擴散的種子,向新住民傳遞更多正確保險觀念,讓每個人都能在台灣安居樂業。凱基人壽並輔導通譯員報考壽險業務員證照,協助他們拓展就業機會,爭取同工同酬的平等權利,以人為本的新住民友善理念榮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社會共融類-金級」,以及 ESG Business Awards「Inclusion and Diversity Award」等國內外多元共融獎項的肯定。
政府力推新住民政策,學者建議:減少不平等從「歸屬感」做起
新住民在台生活需求的面向多元,移民署為了照顧新住民及其家庭,連結內政部與各級政府機關有了一系列的政策,期望透過八大面向的「新住民照顧服務措施」來照顧新住民,包括生活適應輔導、醫療生育保健、保障就業權益、提升教育文化、協助子女教養、人身安全保護、健全法令制度及落實觀念宣導等。
具體措施確實不少,移民署署長鐘景琨表示,在移民人口中,以婚姻移民為最大族群,因此在服務措施上也擴及「新二代」,像是讓新住民及子女發揮語言及多元文化優勢,辦理包括新住民及子女築夢計畫,促進社會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至今已持續辦理10屆。
另外也提供新住民及子女培力與獎助學金計畫,提供清寒、優秀及特殊才能獎助學金,鼓勵新住民考取證照,提升社會競爭力,迄今每年受益人數高達7千多人,希望透過獎金的發放,達到激勵向學,同時也協助家庭減輕負擔。
▲新住民已成為台灣第五大人口族群,移民署署長鐘景琨也推動一系列政策,盼每位新住民都能在台灣安身立命。
對於目前所推出新住民相關政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韓必霽提醒,SDG10減少不平等的目標,如果要有效扣連台灣的新住民與多元文化表現,必須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也就是從核心本質解決,解決不平等問題,因此除了公平外,也要兼顧「正義」。
韓必霽提到,社會本來就有差異存在,對於新住民的差異並不能忽視,因此更重要的是,如果要打破不公平,提倡社會正義,並不能犧牲少數人的正義,而是打破功利主義中,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
近年來,美國最新的倡議是「DEIB」,也就是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共融(Inclusion)及歸屬感(Belonging),韓必霽說,特別是如何讓新住民有歸屬感,是台灣社會及政府更需要思考的,好比美國在早期的移民浪潮時,常有許多人懷抱「美國夢」一樣,台灣該如何建構台灣價值,吸引移民、技術人才的「台灣夢」給予新住民,並且讓新住民在來台灣後,社會能真正求同存異,並在政策上不時滾動檢討。
韓必霽強調,台灣政府對新住民確實推出許多照顧政策與措施,但是,如果要做到文化的大轉換,也呼籲政府花費更多時間從教育做起,例如推動跨文化的對話平台,鼓勵學者進行長期研究,從更深的層次出發,推出更多照顧新住民的舉措。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韓必霽(圖右)認為,新住民的金融平權有賴政府與企業的支持,才可真正落實普惠金融的核心價值。
誰來保障新住民的「金融平權」? 力推防詐成第一步
柯宇玲表示,除了語言與文化上的隔閡外,協會也經常遇到被詐騙的新住民上門求助,原因不外乎不熟悉法律規定,而將銀行帳戶借給別人,成為人頭帳戶,這時還得依賴協會的通譯員翻譯,找律師或公部門協助解決。
韓必霽說,新住民的金融平權有賴政府與企業的支持,才可真正落實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若討論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的社會工作支持系統中,要能提供財務安全和保險知識,首先政府要讓新住民了解政府的財務和保險規劃方向,甚至還要提供反詐騙的資訊和知識,並應有如電視廣播等傳播的管道。
對此,鐘景琨表示,以金融詐騙宣導而言,目前在新住民培力發展資訊網中,已連結相關機關的防詐宣導資訊及圖卡,並翻譯多語版、製作多語防詐宣導圖卡及懶人包,像是辨別投資詐騙圖卡及非法借用證件或人頭帳戶案例分享懶人包。
凱基人壽暸解通譯員為服務新住民家庭的關鍵角色,因此也為通譯員量身訂做金融知識與防詐課程,期能透過這些種子擴大社會影響力,守護更多新住民家庭避免成為金融弱勢或詐騙目標。
新住民新力量 有賴政府與企業支持 成就永續共好社會
在減少不平等的目標下,甚至要實現讓新住民擁有「台灣夢」,不只政府的作為至關重要,企業也應為了永續經營,一同攜手打造友善的金融環境。
對於金融業者積極培力新住民成為保險專業通譯人員,提供新住民就業發展機會,移民署署長鐘景琨說,目前在台灣的外籍人士愈來愈多,如新住民、專業人士、投資移民及中階技術人力等,現行各部會都依照業務需求,陸續進行培訓,若企業界願意培訓新住民成為金融通譯,確實可以提升新住民本身的金融素養,甚至加強對家庭財務規劃的觀念,也有效保障他們的經濟財務安全,促進其在台經濟生活的安全與穩定。
透過政府與企業推動多元共融的作為,提供新住民更友善、包容的環境,無論對於工作平權或金融友善等議題的認知都有明顯提升,大眾也更能同理這群新台灣同胞,實現多元共融的美好未來,共同實踐SDG10減少不平等的共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