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受邀緣起,來自葛董事長刊載於Tatler Asia 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誌的報導,由主辦方正式邀請前往新加坡《經濟學人Economist Impact》2023亞洲永續週會場發表演說。提供轉型經驗與獨到觀點,促使更多決策者將其承諾化為實際行動。
由於對氣候風險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氣候風險的披露對企業來說變得至關重要。此類披露如何保護公司的聲譽和價值?公司如何識別、衡量、管理和報告 ESG 問題和氣候相關風險?哪些技術使公司能夠生成透明的報告並展示非財務結果,以及如何最好地使用它們?都是這次論壇的討論重點。
歐萊德早在 17 年前就啟動了綠色永續創新計畫。2010 年進行碳足跡盤查,2011 年經由 BSI 確證取得全球第一個碳中和洗髮精,自 2020 年連續三年達成全品項產品、工廠與組織的碳中和,涵蓋了直接排放、間接排放及範疇三全面碳中和,成為全球最早達到零碳的美妝企業;並在2022 年 12 月起,歐萊德完成對 RE100 承諾,達到 100%綠電使用。
去年夏天,葛望平發起「解凍格陵蘭」計畫,親身實地走訪北極,拍攝氣候變遷紀錄片,見證全球暖化對人類及環境的深刻影響,該紀錄片榮獲 CDP | RE100 與世界氣候基金會 WCF 共同支持,受邀於聯合國大會(UNGA77) 紐約氣候週與埃及COP27 全球氣候峰會、經濟學人論壇亞洲永續週進行全球發表。
葛望平這次主要談論的主題,是企業在不斷變化的氣候風險中所扮演的角色,他首先提到,歐萊德面對氣候風險揭露,如何進行企業永續管理?
葛望平表示,氣候變遷是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所引起。自 1997 年京都議定書簽訂以來,到近年聯合國 COP 氣候峰會,都是希望各國以 2030 年達到淨零排放為目標。
那歐萊德如何做呢?葛望平說,「我們在企業經營上同樣以『淨零碳排』為目標去執行,首先就從碳盤查開始做,從產品的原料取得、製造生產、運輸銷售、消費者使用到廢棄回中找出排碳熱點,並建構綠色供應鏈,全面進行綠色轉型」。
其中包括:
綠色原料:
全面去石化來源,以農產品副產物替代石化成分,全面符合 USDA Biobased 標準。
綠色包裝:
全面建構 PCR 包裝綠色供應鏈,2017 年至今已成功阻止 500 萬個塑膠瓶與塑膠壓頭落入溪流、大海或焚化爐。
綠色工廠 :
歐萊德擁有亞洲第一座 GMP 綠色化妝品工廠,在綠色能源的使用上,我們於去年提前完成 100%的綠電使用,並在企業組織與產品生產上完成範疇一、二&三的碳中和。
碳的投資效益管理:
進行排碳數據管理、加入 SBTi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以落實減碳目標,制定碳定價,同時進行 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SROI (社會投資報酬率)、CROI (碳投資報酬率)等企業永續管理。
碳存簿與碳權資產:
歐萊德已經儲存未來五年的碳權,是台灣第一家企業經由 KPMG 簽證通過財務報表列舉「碳權資產」。
企業的永續管理:
成立永續部門、跨部門的永續圈、100 員工:1 個專業永續管理師的比例配置、CS 報告書
碳可能是你的負債 也可能是資產
演講中,葛望平也以特斯拉為例,談到碳的價值,特斯拉於 2020 年首度轉虧為盈,電動車本業虧損 8.59 億美元,碳權交易獲利卻高達 15.8 億美元;而2020 年,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排放了 1.12 億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若以每噸 100 美元來計算,每年將因自己排放的碳,欠下 110 億美元債務,過去五年平均只賺 80 億美元。
IPCC 預言,碳定價將在 2030 年前達到每噸 300 美元,如果是這樣,埃克森美孚的負債將會高達 330 億美元,屆時將會面臨破產的危機。
葛望平提到,數位轉型所帶來新的經濟物種是比特幣、NFT,新的商業模式是 UBER EAT; 淨零轉型所帶來新的經濟物種是碳權或碳幣,新的商業模式又是什麼呢?大家可以思考。
GDP 時代已過去,未來是 GEP 時代的來臨
葛望平說,他認為GDP 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是 GEP 時代的來臨。
GEP 是生態系統生產總值 Gross Ecosystem Product 的縮寫,是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可以彌補 GDP 無法反應自然資源消耗與生態環境破壞的成本。
如果國家 GDP 的產業總值多數來自石化產業的汽油車,即便整體生產總值再高, 相較於一個 GEP 規模較小的生態系統產品總值,例如綠能、電動車,以目前發展的趨勢來看,後者爆發的經濟實力必定大幅超過前者。
他更以特斯拉與 Toyota 為例,指出馬斯克堅持專注製造電動車,善用「碳權交易」收入度過前端高成本的綠色投資期,2020 年首度轉虧為盈,股價一飛沖天,並成為EV 銷售量增長最快速的車場。
相較於 Toyota 過往堅持繼續製造汽油車,轉型過慢,至今只推出過一款純電動車,如今正面臨企業存亡之戰,社長將於四月下台。新社長的首要任務就是不再定義 Toyota 為一間汽車公司,而是一間「交通移動的服務公司」。
在氣候變遷的時代,企業必須積極地因應與調適。企業生產過程必須珍惜環境資源,將此視為企業的生存力、甚至從中去找出機會與競爭力,「我們都知道如何做,那還在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