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星巴克不再對外開放借廁所!企業面對社會責任和營收兩難,怎麼解?

星巴克不再對外開放借廁所!企業面對社會責任和營收兩難,怎麼解?
撰文: 未來商務/張庭瑋     分類:S社會責任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08-01

全球連鎖咖啡店巨頭星巴克(Starbucks)創辦人舒茲(Howard Schultz)甫回鍋接任執行長,大刀闊斧修改的第一項營運政策是——不再對外開放廁所。

2018 年,兩名黑人想借用星巴克廁所,卻因沒有消費遭到店員拒絕,並以「非法入侵」指控報警,引發負面輿論。在這之後,時任執行長強森(Kevin Johnson)宣布,爾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星巴克廁所與咖啡店空間,全美星巴克分店還因此而大動作關店一天,對所有員工教育訓練。

 

而如今,星巴克將再次關閉廁所,並非空穴來風。

 

開放廁所導致來客數下降,還影響既有形象

 

「讓所有人進來,導致沒人進來!」美國星巴克開放廁所後,一名員工憤怒地向《紐約郵報》抱怨。

 

根據《富比士》報導,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和波士頓學院聯合發表研究,以超過 1,000 萬支手機的匿名定位資料,估算美國 1 萬多家星巴克分店人流,發現與附近的其他咖啡廳相比,星巴克各分店在 2018 年 5 月實施開放廁所政策後,來客數平均少了 6.8%,客人坐在星巴克店內的時間,也比其他咖啡店少 4.2%。

 

來客數驟減,遊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根據上述研究發現,遊民收容所附近的星巴克,客流量下降速度是其他店家的兩倍。

 

對此,舒茲表示:「我們的門市存在安全問題,因為人們進來把我們的店面當作公共廁所。」確實,在星巴克開放廁所之後沒多久,《富比世》曾報導指出一個詭譎現象,許多非付費顧客帶著自己的啤酒和食物到星巴克佔位,而一些真的想好好喝一杯咖啡的客人,卻找不到座位。根據《華爾街日報》現在坐在星巴克店裡的人,平均只有三成是有消費的客人。

 

如此一來,也造成星巴克流失高消費力族群,更讓其塑造的有品味、有格調的「第三空間」形象,一落千丈。

 

 

企業獲利和社會責任難兩全,怎麼辦?

 

儘管過去星巴克表明,它可以承受開放廁所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但研究結果也呈現了當前企業常面臨的困境:企業獲利和社會責任難兩全。

 

《Vox》指出,對於品牌和公司來說,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固然不是件壞事,美國智庫羅斯福研究所董事總經理卡恩(Suzanne Kahn)也認同企業需要承擔社會責任,但她也坦言,「這不會是私營公司組織和經營的最大目標,我們無法要求或期待企業做到像政府一樣的程度。」

 

卡恩進一步表示,企業都有盈利目標和動機,最終得對股東負責,「做有利可圖的生意,往往和對多數人有利的事情,是相悖的。」當企業有善舉時,背後多半還是有商業動機,像是達美樂主動協助修補美國道路和橋樑,即是為了讓自家外送員送貨更安全,這也是一個極好的廣告。

 

根據《Vox》,星巴克決定關閉廁所的可能原因有二,一是當前通貨膨脹問題嚴重,消費者對於支出相當敏感,若價位相對高的星巴克,在體驗上讓消費者有所不滿,可能會流失更多客人;二是當今遠距工作普遍的趨勢下,星巴克原該是「第三空間」的首選,若因為廁所問題失去這個機會,便得不償失。

 

因此,星巴克開放廁所,雖然在大眾眼中是提供了公共財,也適當地解決了美國公廁過少的問題,但從商業角度而言,卻流失客群,有所損失。

 

總的來說,具有商業信譽、社會責任的企業,營運表現通常也較好,但要從什麼角度付出社會責任,是否與商業利益衝突,就是每個企業權衡的智慧了。

 

延伸閱讀:

找出痛點、簡化介面!看星巴克與 Google 如何利用「情緒設計」贏得消費者芳心?

統一斥資 290 億元買下台灣家樂福!量販巨頭做對什麼讓各方都想搶?

 

※本文授權自未來商務,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