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風災農損有補助、種電卻要兩頭賠!丹娜絲颱風吹毀12萬片太陽能板,也吹出光電回收機制哪些問題?

風災農損有補助、種電卻要兩頭賠!丹娜絲颱風吹毀12萬片太陽能板,也吹出光電回收機制哪些問題?
撰文: 環境資訊中心/ 陳昭宏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環境部提供 日期:2025-10-22

丹娜絲風災吹出12.1萬片受損光電板,原預計2031年才會出現的光電板退役潮,如今被迫提前面對。民進黨立委陳瑩20日表示,光電板處理量能不足,光電業者缺乏回收議價空間。

此外,業者在設置時繳交「模組回收基金」僅能用於退役回收,災損無法補貼,形同兩頭賠,「種釋迦有農損補助,但是種電損害是沒有補助的。」

光電災損兩頭賠 立委替業者請命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0日邀請環境部、經濟部針對光電及廢棄物管理議題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民進黨立委陳瑩指出,全台僅六家合法光電板處理商,且集中在桃園、苗栗,導致中南部受災業者須負擔較高運輸成本。

 

同時,由於處理商有限,在議價上握有優勢。回收處理商收取回收費用、收來的廢光電板又有再利用價值,同時可向政府申請處理補貼,形成兩頭賺;反觀光電業者,雖已向能源署繳交「模組回收基金」卻只能用於退役回收,風災災損只能自掏腰包處理,形同兩頭賠,「我們種釋迦有農損補助,但是種電損害是沒有補助的。」陳瑩說。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則指出,國內能處理廢光電板的甲級處理廠年處理量約5萬公噸,恐不足以應付2029年預估5萬公噸、2039年10萬公噸的光電板汰役潮;且目前光電板高值化處理、再利用的量能偏低,每月僅有650噸,也無法讓損壞或退役的光電板被妥善再利用。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0日邀請環境部、經濟部就「太陽能光電板案場環評機制與保護區廢棄物管理之檢討」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圖片來源:陳昭宏攝

 

1.2萬片受損光電板暫置 等回收降價

 

環境部長彭啓明坦言,確實有光電廠商反映清運成本過高的問題,已有數家中南部回收處理業者主動向環境部表達投入處理光電板的意願。此外,《廢清法》修正草案將在本會期送入立院,修法後,預期可吸引更多國內外處理商投入,進一步擴增光電板回收量能,使回收價格回穩。

 

彭啓明也強調,現有量能足夠應對本次災害清運的光電板,但在高值化利用方面,確實只有一家處理商能達到光電板99%全回收,未來希望能推動妥善再利用成為主流。這次光電災損,業者雖無法直接動用「模組回收基金」,但循環署與能源署正研擬新方案,讓業者自行清理災損光電板時能獲得適當幫助,方案預計年底前提出

 

循環署副署長林建三接受《環境資訊中心》採訪時表示,全台太陽能板處理量能約每月1900噸,災後受損板量約2800噸,理想上兩個月內就要清除完畢,但尚有約1.2萬片暫置在合法場地,主要是光電業者還在等待中南部處理量能擴增、回收價格下降。

 

林建三說,總計受損12.1萬片太陽能板中,約9.1萬片已由專業機構處理,另有1.8萬片損壞輕微、經檢修後可再使用。

 

睽違14年 能源署再啟動能源政策環評

 

立法院今年初通過決議,要求經濟部應針對能源政策及能源開發政策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能源署署長李君禮今日接受《環境資訊中心》採訪表示,能源政策評估說明書已大致完成,評估範圍為台灣整體能源規劃,各項綠能及傳統能源議題都會納入討論,盼年底進入政策環評程序。

 

能源局(今能源署)也曾在2011年提出「能源發展綱領政策評估說明書」,但當時程序並未完成。李君禮表示,本次政策環評距離當時久遠,因此是重新撰寫說明書。

 

環境部環保司司長徐淑芷透露日前已收到能源署初稿,正進行書面行政作業。

 

能源署署長李君禮表示,希望年底可以進入能源政策環評程序。圖片來源:陳昭宏攝

 

※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