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9點的台大校園裡,行滿前往課堂的同學,CSRone永續智庫團隊也隨著同學的腳步踏入台大社會系,拜訪社會學系、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碩博士學位學程的合聘教師劉仲恩老師。期盼從學術的視角思考永續,帶給實務發展及政策制訂上新的觀點及啟發。
劉仲恩老師專長為經濟社會學、環境社會學及氣候變遷政策,學術經歷豐富,主修化學工程,後來前往耶魯大學研究國際與發展經濟,最後在威斯康辛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這一路的選擇看似跳躍,但老師在訪談之初即表示「環境議題本是高度複雜的議題」。
跨越學科的界線:解鎖多維度、多層面的永續議題
如同環境議題,永續議題亦牽涉廣泛,從氣候變遷到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從社會正義到公正轉型,每個面向都相互交織、影響。然而傳統的單一學科、單一出發點的思考模式已經無法有效解決這種多維度、多層面的問題結構,需要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方能找到出路。這也反映在如今企業永續從業人員的學科訓練背景上,從環境工程到社會學、企業管理均有,並非侷限在單一的學科上。
跨領域的訓練也展現在劉仲恩老師身上,化工與經濟學的專業訓練,讓他了解技術的原理與最新趨勢進展。但「困難的不是技術」,劉仲恩老師表示,以風力發電而言,從選址、與當地居民的溝通、到對當地經濟的衝擊等,需要環境專業的評估、需要傳媒背景的溝通合作等等,都不是單技術或單一學科可以解決的問題。
也因此讓他往經濟學、社會學探索,因為技術無論多麼先進,終究只是一個工具、一個手段,不能單獨解決生態危機,不能獨立回答人類社會錯綜複雜的問題。
為了解決、回應這樣複雜的問題,劉仲恩老師引用「系統理論(systems theory)」來說明未來的思考方向。系統理論研究和理解不同組件互相影響的物體或現象(即「系統」),它關注的是整體,而不僅僅是個別部分,並且這個系統是開放且與環境互動的。因此各學科、專業都可以參與解決系統問題,也可說「必須」各學科、專業參與其中。
重塑氣候責任:對高碳排放國家和產業的必要監督
「氣候變遷本質就是一個『社會不平等』的議題」,劉仲恩老師表示。這樣的不平等呈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衝擊不平等,即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和衝擊在不同的地區和群體間程度不同,尤其弱勢國家/群體承受了更多的衝擊。二是責任不平等,即對氣候變遷負有責任的國家和群體高低不一,換句話說,在全球尺度下,已開發國家/高經濟群體產生大部分碳排,卻要求第三世界/個人承擔相同的責任(或支出)。
且當一般大眾談論永續發展時,總是過多地關注技術的突破和創新,而對於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不平等問題卻很少被討論。這種不平等不僅存在於國與國之間,也存在於社會內部的不同群體之間。以國家而言,根據統計,2021年各國人均碳排量中,美、中、英都超過世界平均的4.7噸,而非洲、印度這些開發中國家人均碳排量都僅有1-2公噸。然而面對極端天氣事件所造成的災害損失,最脆弱地區卻是非洲地區、南亞和海島國家等。
(世界人均碳排量為4.7噸,而美國的14.9噸人均碳排量最高,其中臺灣人均碳排也達到11.9噸的高碳排/資料來源:Our World in Data)
面對上述情況,我們可以不只在日常生活上,鼓勵個人的環保行動,而非譴責的態度,且更應該積極將監督的目光放在高碳排國家/產業上,使其為對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負上相應的責任。
(聯合國2023年3月29日通過一項歷史性決議,要求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定義國家對抗氣候變遷及緩解氣候災害應負的法律義務,正式要求國家負起氣候變遷之責任/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編譯;圖片來源:聯合國/ Manuel Elías)
減碳的先後順序:先追求內部減排,再考慮購買碳權
劉仲恩老師過去曾出席政府碳權公聽會,提供專業意見,是目前在台灣學術界研究碳權的重要專家。碳權作為一種企業達成淨零的手段,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但此商品的不確定性也造成不少議論,如:如何計算碳匯實際減排多少?如何將碳權轉換成具有流動性的金融商品?碳權的交易機制該如何被建置?(延伸閱讀:種樹如何換碳權?日本如何計算森林碳匯?估算方式一次看)
一如減重過程,當每家企業碳排逐漸減少到低點,其可減少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這也意味著碳權市場的規模可能會逐步縮小。另一方面,碳權過度商品化可能會導致過度的炒作,以及成為有心人是操作的標的,更可能使企業內部的減排目標失焦。若將碳權交易純粹視為金融操作,而非真正針對其根源進行減排,實則是治標不治本。
企業的目標應該是如何減少碳排放,而減到最低後,再思考向外購買吸碳/負碳的技術或商品,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也因此,對企業而言,內部先減碳才是首要思考的任務,而不僅是單靠購買碳權抵消碳排放量。
(淨零排放不等於不排放碳,而是極小化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再用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法抵消,達到淨零排放/圖片來源:經濟部淨零辦公室)
學術界無界:培養多元看世界的角度
訪談尾聲,劉仲恩老師也回扣開始的系統性思考主題,不僅在企業中需各部門、各職能協作以解決問題、執行永續專案,在校園中亦是。他鼓勵學生不須將自己框定在某一特定領域內,對於不同領域的知識與學問產生恐懼與疑惑,甚或不必要的文理對立。
其實跨領域的學問並不像想像中得高不可攀,老師即舉例多數人認為屬於理組的碳盤查技術並非艱澀難入門,「其實連微積分都沒有用到啊!」老師打趣地說。
科系與職業之間的關聯也並不像大多數人想像的那樣緊密,許多人深信所學的專業會直接決定未來的職業道路,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最重要的是掌握能夠跨領域應用的核心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協作能力等,這些能力將成為未來職場中最有價值的資產。
延伸閱讀:
【CSRone永續智庫專訪】面對碳焦慮:李堅明提供企業三大建議
【CSRone永續智庫專訪】中研院氣候變遷與水文學家汪中和:給企業邁向永續的解方
※本文授權轉載自CSRone 永續智庫,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