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COP27給台灣的五個啟示》氣候外交是台灣的機會,反漂綠趨勢是ESG新風險

COP27給台灣的五個啟示》氣候外交是台灣的機會,反漂綠趨勢是ESG新風險
撰文: 願景工程記者蘇彥誠、周妤靜/綜合報導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COP27落幕,願景工程整理峰會七大關鍵議題,及對台灣而言最重要的五個啟示。圖為聯合國氣候變遷執行秘書斯帝爾(Simon Stiell)。攝影/Kiara Wort(UNFCCC提供) 日期:2022-12-13

今年由埃及主辦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已在11月20日落幕。COP27主席、埃及外交部長蘇克里(Sameh Shoukry)把這場峰會稱為「非洲的COP」,期望優先處理開發中國家對於氣候變遷的迫切需求,包含氣候融資、損失與損害等議題。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聯合報今年派出五位記者,組成「前進COP27」採訪團前往埃及現場,帶回最即時的第一手資訊。峰會落幕後,我們整理本屆峰會的七大關鍵議題,並列出對台灣而言最重要的五個啟示,帶領讀者一次看懂COP27揭示的國際氣候政策、ESG新趨勢。

進展如何?盤點COP27的七大關鍵議題

 

COP27最受關注、也確實迎來重大突破的議題是「損失與損害」。在氣候變遷下,不少開發中國家已遭受洪水、乾旱等衝擊,面臨龐大經濟損失。損失與損害指的是這些「無法藉由減碳、調適工作避免的後果」,開發中國家要求,造成最多碳排的工業國家應該提供資金、進行賠償。

 

今年夏天巴基斯坦遭遇嚴重洪災,三分之一領土遭淹沒,成為最顯著的例子。巴基斯坦是G77開發中國家集團的主席國,總理夏立夫(Shehbaz Sharif)更擔任COP27的副主席,因此在談判上扮演關鍵角色。

 

最終,歐盟及美國等工業國家妥協,各國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協助面臨極端氣候威脅的脆弱國家,獲得足夠資金重建家園。

 

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認為,這是各國「朝向氣候正義邁出的關鍵第一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則認為,雖然這項決議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卻是重建國家間信任所需的政治訊號,我們必須聽見那些氣候危機前線者的聲音。」

 

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警告:「巴基斯坦經歷的天災,不會只在巴基斯坦發生。」攝影/Kiara Wort(UNFCCC提供)

 

另外兩個稍有進展的議題,包含巴黎協定第六條,對於企業購買其他國家碳權提出更詳細的雙軌制(two-tier),有助自願性碳市場的推動;而去年受關注的全球甲烷承諾,今年增加約50國簽署。

 

最後是今年備受期待,卻未看見具體進展的四個議題:工業國家早在2009年承諾的每年一千億美元氣候融資,至今仍未兌現,令許多主張「氣候正義」的環境運動者失望。

 

今年印度提出「削減所有化石燃料」的提議(去年僅針對煤),受到美國、歐盟等國支持,最終卻未取得共識;而決議文中還鼓勵各國使用「低排放能源」(low-emission energy),遭批評為允許持續使用天然氣、搭配碳捕捉技術的燃煤,未全面擺脫化石燃料。

 

各國減碳野心也無進展,甚至有國家試圖推翻去年有關減碳的決議。今年雖維持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的決心,也重申全球在2030年前要減碳43至45%,在COP27開幕前僅28國更新2030年減碳目標;經國際智庫計算後,地球預估仍會升溫攝氏2.4度,與去年相比零進展。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提孟思(Frans Timmermans)表示,這些成果無法讓人類與地球向前邁進,因為主要排放國尚未對減碳付出足夠的努力,當前氣候科學及各國政策間有巨大落差,「我們已經浪費太多時間,人類和地球不能再流失任何時間,此時此地就應該加速(減碳)。」

 

COP27給台灣的五個啟示

 

1. 以「非政府」角色投入損失與損害機制

 

COP27決議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但資金來源、具體運作方式,將由24國組成「過渡委員會」在明年峰會提出建議。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責任歸屬——哪些國家該出錢?

 

針對責任歸屬的僵局,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認為「保險機制」是可能解方,受害國家可獲得資金,又避免將責任歸咎到特定工業國家。台灣的金融機構可在此扮演角色,成為解決機制的一部分;例如推出損失與損害保單,當一國遭遇嚴重天災後可獲得足夠保險金,而不像過去只針對再生能源或淨零基礎建設進行融資。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也認為,損失與損害機制是台灣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契機,台灣是第21大經濟體,應該公平地分擔責任,透過資金和技術協助他國,以「非政府利害關係人」(non-state stakeholder)角色加入其中,是台灣在國際間重新定位自身價值的機會。

 

丹麥、蘇格蘭等國早已率先捐贈損失與損害資金,台灣政府也可思考如何參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指出,台灣許多外交互動與氣候變遷相關,卻很少把經費援助與氣候基金、國際正談論的損失與損害結合,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是台灣外交突圍的一個方式。

 

COP27年紀最小的NGO觀察員Kimani來自肯亞、今年九歲,今年因種樹對抗乾旱的計畫,拿到非洲開發銀行的青年調適獎。記者周妤靜/攝影

 

2. ESG報告、自願減碳承諾應參考聯合國「反漂綠」準則

 

峰會第一周,聯合國「反漂綠高階專業小組」公布一份「反漂綠」準則。這份取名為「誠信第一」的報告,列出十項具體建議,包括減碳目標設定、減碳成果計算方式、零碳轉型計畫的公開項目,也包括企業遊說行為及公正轉型的社會責任等。

 

相關建議是確保地方政府、私部門對淨零轉型的宣示有所作為,而非塑造「永續」假象。聯合國為「漂綠」畫出明確、高標準的紅線,未來台灣企業發表ESG報告、自願減碳的承諾時,必然要參考此套國際性的標準。

 

報告指出,減碳目標應依循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針對控制升溫1.5度所做的建議——2030年碳排放量比2020年的水平下降至少50%,並在2050年以前達到淨零。

 

且自2025年起,淨零計畫應包括每五年一期的內部減碳目標,並將產品最終使用的碳排納入計畫中。此外,企業在生產流程中減去的碳排,與生產流程外的減碳貢獻,必須分開計算,以此避免企業透過購買碳權、植樹迴避內部減碳責任。

 

報告也指出,企業應揭露淨零轉型的投資計畫,例如綠電添購的細項,以確認企業的行動能對焦短、中、長期的淨零目標。為確保企業對減碳有堅定的信念,報告建議企業檢視同業公會的政策遊說立場,若與企業的淨零承諾相悖,必須予以抵制。

 

3. 私部門可購買國際碳權、投資開發中國家再生能源

 

去年COP26拍板攸關國際碳市場的巴黎協定第六條,今年各方持續關注碳交易議題。「公私部門協力」成為COP27的一個明確訊號,各國期望運用私部門資金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

 

例如,美國在峰會期間發表新的自願性碳權機制「能源轉型加速器」(Energy Transition Accelerator),預計將數兆美元私部門資金引入開發中國家,推動再生能源。非洲國家也在峰會上宣布將建立非洲碳市場倡議(Africa Carbon Markets Initiative),同樣希望將跨國資金導入非洲,推動能源轉型。

 

透過自願性碳權機制,企業在開發中國家執行減碳專案後,可申請碳權,用來抵銷企業碳排放,或者是賣給有需求者,創造了投資誘因。

 

此外,COP27呼籲金融機構改革,加速綠色金融轉型;就連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IMF)也同意,未來將增加氣候專案的融資,並透過優惠利率、加快放款速度等方式協助因應氣候變遷。

 

台灣無法以締約國身分參與公約機制,如今私部門在國際氣候政策的角色加重,這成為台灣加入行動的新機會。目前台灣企業已可購買國際自願性碳權,用來抵銷企業碳排、宣稱碳中和;政府可思考未來的碳定價機制,如何與國際碳市場接軌。金融業者則可順應綠色金融的趨勢,持續透過融資服務加速氣候行動。

 

4. 協助開發中國家佈建預警系統、發展天災調適策略

 

COP27未順利產出「全球調適目標」——各國政府擬定農業、水資源及糧食等調適政策時,可依循的指引。今年決議僅「敦促」各國增加氣候融資,協助發展中國家適應極端氣候、災後復原;甚至沒提到去年的承諾:加倍調適資金,為開發中國家籌措約400億美元的目標。

 

COP27雖然在調適議題沒有顯著進展,但聯合國在峰會第一周公布「打造全球氣候預警系統」五年計畫,將斥資31億美元(約新台幣992億元)建立預警系統。

 

根據全球調適委員會報告,只要在24小時內預告即將來臨的颱風、暴雨、熱浪或乾旱,讓人有所準備,就可以降低30%的災損;在發展中國家花費八億美元架設預警系統,每年可避免30到160億美元的損失。

 

聯合國報告也指出,缺乏預警系統的國家,遭天災侵襲的死亡率是有相應措施的國家的八倍。台灣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長期運用雷達、衛星及民生公共物聯網建置天災預警系統,有豐富防災經驗,能協助脆弱國家減少極端氣候下的傷亡。

 

且台灣許多友邦屬海島國家,受氣候變遷影響嚴重,例如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2017年克國經歷嚴重旱災,農損慘重,國合會便協助建置四座農業氣象站,透過預警系統降低災損,並成立示範農場,提升作物耐旱能力,減少克國的經濟損失。

 

5. 公私協力保育珊瑚兼顧海洋藍碳

 

COP27舉辦地夏姆錫克在紅海沿岸,近年出現珊瑚白化,海洋生態成為峰會的焦點之一。聯合國IPCC曾發布報告指出,當全球升溫達攝氏1.5度,估計有7成至9成珊瑚礁消失;達2度,幾乎所有珊瑚礁消失。

 

各國正透過多種方式保育海洋生態,例如珊瑚復育、引導遊客至生態衝擊低的潛水點、控管遊客人數、設立保育基金等。今年台灣企業台達電在COP27分享珊瑚復育成果,展現台灣2020年發生大規模珊瑚白化後,如何在基隆潮境海灣進行復育。

 

紅海擁有獨特的珊瑚礁群,每年吸引大批潛水客;珊瑚白化不只衝擊生態,也是埃及觀光業的重大威脅。記者蘇彥誠/攝影

 

環境正義基金會專案主任葉于瑄指出,海洋生態對氣候變遷減緩、調適有龐大貢獻,是重要的「藍碳」系統,卻仍缺乏科學研究,僅約20%海床經仔細調查;而各國提出的國家自定貢獻(NDCs)中,也僅四成提及海洋相關的氣候行動。

 

台灣目前仍未通過《海洋保育法》草案,政府如何加速行動,建立完善的法制,並且將藍碳的潛力納入淨零、調適政策,值得持續關注。企業、NGO等民間團體可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珊瑚復育,或者參考國外作法,盤點易受觀光活動影響的生態熱點,進行追蹤及適度管理。

 

 

 

COP27落幕後,可持續追蹤的氣候大事

 

除了明年將於杜拜舉行的COP28,今年緊接著COP27登場的是另一場聯合國峰會——討論生物多樣性的COP15。

 

COP15將於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舉行,目標是擬出新的生物多樣性綱要,針對2030年、2050年設下具體的自然保護目標,其重要性相當於2015年因應氣候變遷簽署的《巴黎協定》。COP27在生態保護無太多進展,令各國環境運動者將希望投注在COP15。

 

回到台灣,行政院將於今年底更新2030年減碳目標,並針對淨零路徑「十二項關鍵戰略」提出執行計畫;而《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仍在立法院朝野協商,其中包含碳費機制的運作細節。台灣氣候政策能否跟上聯合國最新趨勢,值得持續追蹤。

 

台灣不是締約國,仍要跟隨ESG與綠色金融的國際趨勢、盡全球減碳的責任。攝影/Kiara Wort(UNFCCC提供)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