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一名穿著全身防護裝備的清潔隊員,在高溫下、忍受廚餘殘渣酸臭味,從垃圾堆中挑出未妥善回收的紙餐具;在本土疫情升級警戒之後,紙容器數量因為民眾以外送平台點餐而大幅增加,連帶加重清潔隊員的工作負擔。
紙碗、便當盒等容器,為了盛裝食物時防水、防油,會在表面塗上「聚乙烯」(PE),這項化學物質如果直接被送進焚化爐燃燒,將產生一氧化碳及甲烷等加劇空汙的溫室氣體;與未清理乾淨的廚餘鹽分一同燃燒,還可能合成致癌物質戴奧辛,因此看似可燃的紙容器,皆屬環保署公告的「應回收物品」,須由專業廠商將塑膠膜與紙漿分離,再把紙漿重置為其他紙類商品。
國內目前只有少數廠商有能力將聚乙烯表層與紙漿分離,且因散漿時間較長,讓紙纖維變短,回收紙漿只能做成低階紙品如紙箱;對處理廠而言,並不是有利可圖的生意。為順利推動回收工作,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基管會)必須固定補助處理業者。
實務上的作法,是基管會先向紙容器製造商與進口商徵收回收清除處理費;再利用這筆收入提供處理業者補助,但為了鼓勵第一線回收業者挑出紙容器,基管會同時也規定處理業者向回收業者收購紙容器的最低價格。
調高製造端收費卻惹議
原因在於:回收多於製造
在今年六月以前,基管會對紙容器製造端徵收的費率為每公斤五.四元、處理方每公斤補貼七.二五元、並將處理業者向回收端收購的最低價格定為每公斤五.二五元。
但本應在適度公務預算補貼下維持收支平衡的基金機制,長期呈現入不敷出現象,原因在於環保署無法追蹤掌控規模龐大的地下經濟。基管會統計,二○二○年業者申報的紙容器進口及製造量約四.七萬公噸,回收量卻將近十六萬公噸,即使紙容器全數確實回收,兩者也有十一.三萬公噸差距,來源極可能是地下工廠生產或業者短報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