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去年七月成為全球第一家加入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的半導體廠,承諾全球營運據點於五○年之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並為此積極採購綠電。但主要生產基地台灣,現階段的再生能源供給,顯然仍無法滿足「護國神山」需求。
「實現淨零排放,不是一個人或一家公司可以負責,政府不拿出決心和政策,(企業低碳轉型)就不會有結果。」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今年六月號召成立的「台灣淨零排放倡議」,台積電就是率先響應的企業之一,但他直言,若政府無法提供有利環境,企業達成淨零碳排目標的難度將大幅提升。
低碳基礎設施不足
難以吸引外資還恐引發產業出走
「低成本且足量供應的綠氫與綠電是鋼鐵業淨零碳排的關鍵,但其中涉及國家整體能源結構,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政策與金融面支持,才有機會達成。中鋼將持續掌握台電及中油供應綠色能源的準備進度,並關注國際綠能發展狀況。」鋼鐵業龍頭中鋼的態度,呼應簡又新的論點。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也分析,傳統企業評估設廠投資是否符合經濟效益時,會通盤考慮當地的人力成本、土地廠房、租稅負擔等條件;但當碳排量多寡成為另一項競爭訂單與市場的重要因素時,愈能提供「低碳生產」條件的國家,就愈具招商競爭力;一個國家的低碳轉型速度若趕不上競爭對手,不僅難以吸引外資,還可能引發產業出走。
「台灣工商團體應該很用力地公開施壓,要求政府提供充分的『低碳基礎設施』。」黃正忠預測,在低碳時代,跨國企業評估投資計畫的原則會由「逐低成本而居」,轉為「逐低碳環境而居」,所謂基礎設施,除了最直接的潔淨能源以外,還包括交通運輸、低碳建築,以及完整的低碳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