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員陳椒華表示,她曾就讀清華大學輻射生物所,對核能災害研究花很多心力,也深知核電廠發生重大事故,對人類與自然生態所產生劇大的傷害。因此堅決反對重啟核四,並希望推動台灣非核家園政策如期完成。
台灣環盟創會會長劉志堅指出,從地震威脅來看,全球有14座危險核電廠,台灣四座全名列其中。與其他擁有核電的國家比較,台灣面對極高的核災風險。這是反核團體三十多年反對核四興建的原因。核四封存之後,這個核災風險將隨著核電廠逐步停止運轉而逐漸降低,目前核一已在2019除役,核二和核三將分別於2023和2025除役,之後台灣將成為零核電的國家。 他指出,華爾街日報曾報導,從電廠周邊人口來看,核一、核二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危險的核電廠。
而今年8月的核四重啟公投,卻帶來了變數。因此呼籲政府強化現有核電廠安全管制和事故緊急應變措施外,更呼籲民眾反對核四重啟,讓台灣早日遠離核災威脅。否則,萬一該公投案通過,7+N年後,台灣就要承受核四帶來的核災威脅。
施信民教授指著他準備的「北台灣核電廠輻射外洩逃命圈」表示,台灣是地狹人稠的島嶼國家,且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缺乏發展核電所需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台灣的核一、二、四廠緊鄰大台北都會區,其30公里範圍內人口高達五、六百萬,一旦發生核子事故,幾乎無法緊急疏散民眾,並且也沒有足夠的腹地、物資、人員來處理安置災民。
鹽寮反核自救會總幹事楊木火手上準備厚厚的資料和監察委員的調查報告,列舉核四廠設計不良,技術上根本無法安全運轉,呼籲應該終止第17案重啟核四公投。
環盟秘書長許主峯表示,311環盟剛辦過福島核災十周年紀念記者會,今天426又在立法院舉辦車諾比核災事件35周年記者會,令人感懷多麼沉重的春天。他針對828的核四重啟公投一案,宣布台灣環保聯盟即將開始發動進行全台宣講活動,希望團結各地人民,以人民的力量為核四送終,讓台灣早日成為安全、健康、永續的非核家園。
劉志堅會長表示,我們應記起車諾堡核災的教訓,核災所釋出輻射的影響是長期的、遺留在人身上不可回復的,最可能受害的是小孩及婦女。剛剛施信民教授已提到,核災地區居民逃難到更遠的國地,每一個做父母的人最擔心的是,「沒有健康的下一代」。核災的影響一直延續,如2015年白俄羅斯森林大火,當地的輻射高出背景50倍。
劉志堅特別提到台灣竟然還有學者(如清華某李姓教授),近期在媒體發表「核能是淨潔能源無庸置疑」,這是頗有問題的論說,細讀所述只是談到核能之生命週期所排廢棄物的多寡,與其它能原源做比較核能更少,但說得較完整的是,能源之被關切更在於其災害(萬一的風險,台灣無法應變、面對的)、核廢料問題、核燃料有限性等,其與再生能源相比是問題多多。希望那些核能系所的「專家」能有社會整體觀點、能更仁慈些。也希望民眾、年輕一代面對媒體資訊,能更理性明辨、更有智慧些。
環盟近期反核的活動:
今(4/26)晚:反核電影放映與座談--4/26(一),18:30~21:20,台大博雅教學館102室;週日:青年能源論壇--5/2,13:00~17:00,台大博雅教學館1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