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好賽車而聞名的藝人林志穎,今(7/22)日發生一起嚴重撞車事故,他駕著一台特斯拉(Tesla)Model X Long Range載著兒子行經桃園市中正北路,不料卻失控自撞機車分隔島,民眾見狀趕緊把父子倆從車上拖下來,約5秒後車頭便開始起火,整輛車燒到剩廢鐵。 為因應環保趨勢,現今社會中,電動車在市場上的占比逐漸增高,但大家要知道的是,對於消防人員來說,如何撲滅電動車起火可是一大難題!為什麼?
電動車起火案件到底該怎麼處理?跟油車有什麼差異?講電動車的火災問題並不是在黑電動車而是溝通觀念,讓大家正確認知意外發生時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及電動車未來一旦真成為主流車款時,我們能期許台灣消防體系所該具備哪些技術以及新的消防設施。
燃油車逐步退場,全球都在追捧電動車,但電動車最大風險不是里程焦慮,而是火災。電動車發展最快的中國首先看見問題,2021 年中國政府報告至少 3 千起新能源汽車火災,火災風險普遍高於傳統油車。
雖然電動車起火事故不多,但若起火就需大量水才能撲滅,加州某特斯拉車起火事件,消防員用到 6,000 加侖水才撲滅,相當於撲滅建築物火災的用水量。消防專家表示,電動車火災即使滅了也可能再燃燒,如同吹熄後重燃的生日蠟燭,由於滅火不易,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車自己燒到停。
電動車的購買趨勢洶洶來襲,充電問題早已是車主的一大難關。 隨著新聞上電動車起火與充電樁起火的報導層出不窮,更多人因此對於電動汽機車充電樁的安全性有所疑慮。究竟安裝充電樁的各大流程是什麼?又應該經過怎樣的評估呢?
今周刊編按:南韓近來頻頻發生電動車起火事故,民眾對電動車的擔憂造成中古車市場的待售電動車大增,首爾市政府已決定在9月底前修改《共同住宅管理準則》,建議在公寓地下停車場只允許電量在 90% 以下的電動車進入。 而台北市長蔣萬安14日也表示,將會派交通局到韓國考察,就台北市全市對於電動公車以及鋰電池防救災以及管理檢討與精進的策略,提一個詳盡完整的報告。
新北市長侯友宜23日宣布,將與華城電能(EVALUE)合作,共同推出全國首個公有停車場充電管理平台,並計劃在年底前佈建1,200座電動車充電樁,預計於今(2024)年12月開始試營運,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
電動車也有排氣管?這聽起來很詭異對吧!但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最新公佈的文件,Stellantis 集團近期申請了一份「電動車排氣系統」的專利,這跟以往我們所聽到的電動車具有「排氣聲浪」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要降低電動車起火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