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遠見》與104人力銀行合作,調查「2022全台熱門研究所起薪排名」,鎖定近十年投入職場碩士人數最多的五大學群:資訊、工程、管理、財金、生科,找出其中「公私立碩士起薪Top5」。結果不論理工或商管,都由陽明交大、清大兩校輪流奪冠,這個排名結果透露不少訊息,值得進一步討論。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台灣最近幾年都面臨缺水危機,既然天空不下雨,陽明交大就有科學家開始思考海水淡化的可行性,一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mall》的論文,科學家利用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蛋白」來傳輸水分子,甚至達到海水 100% 脫鹽的神奇效果。
近年來電子資訊產業發展迅速,到處都缺人才,台灣電子業以高薪爭取優秀人才,頂大電機電子研究生畢業後,已有機會拿到年薪200萬元的高薪工作,超過國內許多大學教授的薪資。在這種薪資結構下,也難怪台灣許多大學都很難爭取優秀教職員加入,成為大學培育年輕師資的最大障礙。
交大生物科技學系(陽明交大前身)第一名畢業的凃欣儀,2年多前放棄在英國碩士學業返台接手家中養殖業,為推廣「食魚教育」,透過刀子俐落掌握處理虱目魚竅門,更以虱目魚娃娃道具逐一拆解各部位,讓外界更透徹認識虱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