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是大部分臺灣人一輩子的最大投資,圍繞著買房子而來的價格波動、土地利用、周邊建設、合理稅收、都市更新也總是政府揮之不去的多元難題。
總統蔡英文「八年20萬戶社宅」政策,預計以包租代管8萬戶、直接興建12萬戶實現,目前包租代管累積媒合6.6萬戶、已完工及決標社宅7萬4623戶。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昨(24日)與循環台灣基金會合作舉辦「明日家園:社會住宅導入循環經濟論壇」,內政部政務次長、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承諾,持續跟廠商勾勒可行的商業模式,盡快將循環經濟納入社宅契約中,「循環經濟不要只是理念,而是真的要落地實踐。」
總統蔡英文宣示2024年底前達成「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台灣營建研究院昨(17日)舉行「營建產業ESG循環永續目標研討會」,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執行長黃景茂指出,時值台灣大量興建社宅的關鍵時刻,納入循環經濟將讓效益最大化,幫助營建產業減碳。黃也表示,目前僅桃園及台中社宅才有的「空調產品服務化」,預計今年推廣至全國社宅。
在城市快速變遷的時代,都市更新已成為全球發展的重要趨勢。特別是肩負起大臺北外圍重鎮角色的桃園,面對人口紅利與產業轉型交會的關鍵時刻,選擇以創新與行動,翻轉城市面貌,開啟全新的生活篇章。桃園市政府洞悉城市發展脈動,不僅整合公私部門資源,更以前瞻思維與具體作為,打造更安全、宜居、韌性的未來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