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一直是全球性公衛議題,成因不僅有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亦與環境污染物暴露有密切相關。最近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戴奧辛(dioxins)等環境污染物顯著增加成年人肥胖風險,近日刊登於《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今周刊編按:春節將至,圍爐品味美食是傳統習俗,但大魚大肉的飲食不僅增加身體負擔,也隱藏驚人的環境成本。減塑社創企業「康得隆公司」創辦人陳立信指出,台灣進口高碳排食材的「碳足跡」常被低估,其碳排量甚至超過全國運輸部門。那麼我們該如何從餐桌出發,讓節慶與日常飲食變得更永續呢?
新年穿新衣,在過年習俗象徵嶄新的開始,但在全球化的時代,快時尚產業與網路商城蓬勃發展,購買新衣比以往更便利,人們的過度消費正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非營利組織Remake發起一場名為「無新衣挑戰」的環保運動,號召大眾重新思考我們與服裝的關係,連《BBC》主播也共襄盛舉。
春節連放9天,帶家人去哪裡玩才能寓教於樂又長知識?環境部長彭啓明推薦全臺273處環境教育設施與場所,從國家公園、博物館、動物園到文化資產等10大類型,無需遠行或開車,選擇家附近的景點,就能輕鬆開啟一場有趣又知識滿滿的旅程。
電動車上的鋰電池是許多人充滿疑慮的重點,有人擔心它壽命不長,有台灣人害怕氣溫太低讓電池無法運作,也有人說一個禮拜不充電就會壞掉,來看看這位電動車主的小實驗是否證明這項傳聞?
最近,「永續」已成為全球最潮關鍵字,旅宿業也積極正視自身對環境的影響。從取消一次性盥洗用品到引進節能設備,各大飯店紛紛投入綠色行動,不僅為地球減負,也為自身打造了更多商機。實踐永續,早已不只是企業責任,而是贏得消費者信任、吸引合作夥伴的關鍵策略,更是飯店在激烈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長久之道。
今周刊編按:過年是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的時節,許多人會趁機整理出不再穿的舊衣物或棉被。不過您知道嗎?並非所有舊衣物都能丟進舊衣回收箱!環境部提醒,舊衣回收箱僅限回收外衣、外褲、裙子、洋裝、背心、外套、西裝等衣物,其他紡織品需按照規定另行處理。
過年前大掃除,常是檢視自己物品的最好機會,但想要「斷捨離」的當下就會發現:明明去年就丟掉很多東西了,怎麼今年要大掃除家裏又堆滿滿?究竟要如何做到真正斷捨離? 台灣最大物資循環平台「GC贈物網」營運長林逸欣表示,在她長年的生活實踐中發現,「斷捨離」的核心並不僅僅是將物品丟棄,而是要從源頭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 「因為斷捨離強調的是,丟棄不再需要物品,家中清爽的同時,生活及心靈也會更富足」。
全球暖化日益嚴峻,根據歐洲監測機構資料顯示,全球平均溫度已連續12個月比工業革命前高1.64°C,南極洲更是每年平均流失多達1,500億噸冰層。隨著氣溫和海平面不斷上升,這10個令人驚歎的美景,恐怕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永遠消失。
一家尚未獲利的公司,大舉投入超過年營收兩倍的資金,重押公共停車場與通路門市充電樁,並搶下雙北大型標案。華城電能有何能耐,它預想的電動車盛世,能否如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