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碳中和概念」近期逆市大漲!中國已經明確了碳排放在2030年達到峰值,爭取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頂層設計目標清晰,資本市場自然不會錯過熱炒這幾十年的國家大計。 雖然近期A股行情低迷,但碳中和指數近一個月逆勢上漲超過20%,長源電力、深圳能源等上市公司股價近兩個月最大漲幅均超過100%。
在大家普遍印象中,去年汽車業飽受缺晶片之苦,當下晶片業清庫存時,汽車業包含電動車業者能獲得應有的晶片嗎? 汽車銷量是成長的,一部分是因為電動車的滲透加入,才有這樣的成長績效。根據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OICA)統計,2021年全球汽車銷售量達8,268萬輛,年成長約5%,中國大陸市場銷售量全球第一,達2627.5萬輛,全球市占達32%,其中乘用車約2148.2萬輛,商用車則為479.3萬輛。
國內「水電雙缺」陰霾籠罩,相關概念股卻乘勢而起,水資源概念股「未雨」綢繆,力麒、山林水、國統等20日逆勢上漲;而電價調漲後再生能源股也吸睛,碩禾、華城等成為焦點,兩大受惠族群扮演股市多頭指標。
近期由中國引起的能源與原物料短缺,使大宗商品價格狂飆,也讓相關類股股價在大盤普遍下跌下,逆勢上漲。 但境內外能源與原物料相關基金,卻因為主要投資產業的不同,報酬率也出現極大差異。
今周刊編按:台股下跌超過400點之際,資金轉往綠能概念股,類股指數上漲將近3%,其中雲豹能源今(19日)出關,強勢攻上漲停板。
台股今(5)日開盤即重挫,盤中一度暴跌1855點,指數最低跌至19783點,終場下跌1807點,以19830點作收,再創史上單日收盤最大跌點紀錄。 台積電一度亮燈跌停,鴻海、聯發科、台達電、緯創等盤面上共有428家上市公司都在跌,不過,令人訝異的是,蘋果西打母公司大飲(1213)逆勢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