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為推展再生能源,打造低碳綠色城市,已推動公有房舍太陽光電屋頂標租、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補助私有房舍屋頂型太陽光電及配合經濟部工業區導入聯合標租計畫等多項綠能政策;另外,市府自106年起於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明定契約容量5,000kW用電大戶應設置10%綠能設備。截至109年6月,桃園市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已達284.6MW,為北區縣市最高,較升格前已成長約55倍。
太陽光電困局,讓台灣綠能政策恐面臨跳票危機! 2025年是蔡英文政府主打「非核家園」的關鍵年,翻開能源轉型規畫目標,該年度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為20%,其中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達20GW(10億瓦)、以67%占比居各綠電之冠,可說是綠能政策能否達標的關鍵要角。
中國力拚碳達峰與碳中和,近期各省輪番祭出限電甚至停工等能耗雙控手段,造紙業者早就透過循環經濟布局求節能減排、能源再生等永續經營效益。 永豐餘(1907)投控旗下華紙(1905)在兩岸植林面積廣達約3萬公頃,約1個台北市大小,法人粗估光生物資產價值逾30億元;此外,華紙今(2021)年就會申請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綠電自給率將高過標準,預計2050年達109%、並有餘力外賣。已有3個廠設立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的正隆(1904),目標在2022年時,綠電裝置容量增加2倍。
台電於今年3月31日宣布啟用全國最大地面型太陽光電場,在台南將軍、七股區214公頃廢棄鹽灘地,總投資96.5億元,用48萬片光電板打造全台地面最大、裝置容量達150MW的台南鹽田太陽光電場,完工後每年可發綠電逾2億度。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桃園市是台灣唯一參加的城市,副市長高安邦率團發表桃園市智慧城市治理成果,市長鄭文燦7日也線上分享桃園綠能經驗,包括制定自治條例、率六都之先成立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等,單一窗口、跨部門協助,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和電動機車數量也都冠全台,「2050年淨零排放」從現在就開始。
宜蘭清水地熱是台灣首處地熱實驗場,但因為開採技術與量能不足,荒廢近三十年,在今年重啟的幕後推手是結元能源總經理林伯修,如今這裡的發電裝置容量是關廠前的十倍。
2021年除了疫情持續警戒,世界各國對永續環境的重視更甚以往,臺灣跟進全球,同步喊出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為此一目標,中央與地方擴大聯手,透過簡化行政流程與推動專區劃設,於2025年讓再生能源能占比20%迅速就位,又以太陽能扮演先鋒要角,加速實現光電20GW的裝置容量目標。
中租控股旗下中租能源,台南七股太陽能電廠甫熱鬧開工,16日畫龍點睛,為位於屏東的兩座合作太陽能電廠舉辦掛錶與開工,屏東縣長潘孟安親自主持典禮,預計共完成裝置容量198MW。
麥格理綠投資集團 (GIG) 今日揭櫫成立全新專業離岸風電公司 Corio Generation (Corio) 的計畫。Corio 將於 2022 年4月正式營運,專門鎖定離岸風電的業務,並已擬定建置超過15 GW的發電裝置容量,此專案規模在全球名列前茅。
台灣3月底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訂下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6~7成目標,並將以太陽能、離岸風電為主要綠能來源,短期則設下2025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達5.6GW、太陽光電達20GW目標,都是目前累計裝置的好幾倍,換句話說,未來3年太陽能、離岸風電建置量可望在政策推動下大幅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