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報導,根據最新研究,由於北極海冰大量流失,北極熊(Polar Bear,學名:Ursus maritimus)和獨角鯨(Narwhale,學名:Monodon monoceros)需花上原來四倍的力氣(熱量)才能生存。
英國衛報報導,根據樂施會和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共同發表的最新研究,1990年到2015年間,全球前1%最富人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後50%人口的兩倍。
英國衛報報導,全世界從武漢肺炎(COVID-19)中復甦之際,澳洲有機會擺脫10多年來氣候留級生的姿態,追趕綠能發展進度。
英國衛報報導,Facebook宣布該公司已達成淨零排放,為2030年全供應鏈淨零排放做好準備。
衛報報導,一份科學研究列出了各種「隱形殺手」的「嚴重影響」,如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過量養分影響水生動物的免疫力、繁殖力、發育和存活率,但以上種種卻被監管機構忽略。
英國衛報獨家揭露,即使人類達成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全世界仍將失去10%的高山冰川,損失相當於超過1萬3200立方公里的水,對人口稠密的河口三角洲、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和海平面產生連鎖反應。
英國衛報報導,一間以色列新創公司獲得破紀錄的1300萬美元(約新台幣3.6億元)種子資金,開發以微生物生產傳統乳製品的技術,其產品「無乳牛牛奶」目標2023年在以色列上市。
魚油膠囊玲瑯滿目,是受歡迎的營養補充品。然而根據《衛報》報導,這種珍貴的產品在貼上「純淨」和「新鮮」的標籤前,都要先經歷一段漫長而且剝削海洋的過程——過度捕撈海洋食物網中的重要成員小型魚類,並經多次運送後,以工業規格加工研磨。
英國《衛報》報導,16日一份刊登於同儕審查期刊《PLOS ONE》的研究,證實許多人多年來的懷疑:石油巨頭們並沒有以行動充分支持他們的乾淨能源宣傳話術。幾十年來一直在為這個行業擦脂抹粉的公關和廣告公司,現在面臨是否要繼續為大型石油公司服務的尖銳問題。
英國《衛報》報導,國際科學團隊近期計劃將人工鯨魚糞便灑在印度洋海面上,試圖重建海洋生態系統。
違規最高罰全球營收6%!重拳監管網路巨頭,歐盟《數位服務法》上路
技術領先日韓!環境部首創「AI淨灘」!7天變 1天,徹底改寫淨灘效率
大阪世博2025:高齡社會的照護 未來科技一窺究竟
春季出遊好時光 永續活動、登山、賞花、露營......十大人氣活動超夯推薦
海景第一排!氣候變遷衝擊國土環境,國環院與國土署簽MOU共享數據科研,緩解氣候變遷衝擊
台灣碳封存潛力逾400億噸!西部為關鍵,產學界如何看CCUS商機?
漢翔高教機業務近尾聲,下一個成長動能靠它!
2025大阪世博》自動洗澡機亮相!只要躺著15分鐘就能洗香香,還內建AI森林療癒功能
國際零廢棄日》5000億美元市場潛力!為何今年主題聚焦時尚、紡織業零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