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盛讚台灣是「垃圾處理的天才」,資源回收率高達五八%傲視全球,也吸引世界各地環保專家前來考察。但這樣的成績單,在老牌資源回收廠「大豐環保科技公司」的眼中,仍有努力空間。
華爾街日報 (WSJ) 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正在調查高盛集團資產管理部門的環保、社會和公司治理 (ESG) 共同基金。
「上班快樂嗎?」現在有許多公司特別關心員工的心理健康,因為他們相信,員工上班時愈快樂,工作效率愈好。 《華爾街日報》指出,近年來出現一個新的職業——「快樂長」(Chief Happiness Officer, CHO)。在領英(LinkedIn)平台上顯示,從事「快樂長」或者主要工作為「增加快樂感」相關任務的人數增加了 65%。設置這個新職位的,不乏許多知名大公司,像是 Google、IKEA 等。
麥當勞近期在美國碰上了挑戰,《華爾街日報》指出,麥當勞將在 2023 年 1 月,針對現有的加盟主,調整新的「續約機制」,卻引來 95% 的加盟業者表達強烈反彈。
華爾街日報報導,不丹歷經兩年半因疫情關閉國門,23日起重新開放,但將向入境遊客每人每晚收取200美元(約台幣6320元)的「永續發展」費用。
近來美國科技重鎮矽谷大規模裁員,Google、Amazon、Snapchat及Apple等企業均出現資遣員工或凍結招聘的情形。此外,《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6 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Meta 本周將大規模裁員,影響人數恐達數千人。
華爾街日報今年七月撰文示警,台灣高達97%能源來自船隻進口是重大國安風險。總統大選倒數,中國進行多次軍事演習,對天然氣運輸船進出港口產生影響。 為了因應中國的軍事威脅,我國進行多項措施,包括國軍使用各種監控系統監視中國軍動態,以及發展無人機技術,本文剖析中國軍演對台灣能源安全的直接影響,以及台灣在地緣政治風險下所採取的應對和保障措施。
今周刊編按:2024年上半年還沒結束,NVIDIA的股價已經飆升超過170%,市值超過3.34兆美元俱樂部,市值更超越微軟,成為地表最大公司。 NVIDIA 乘著生成式 AI 浪潮,在全球 AI 晶片市場佔據 90% 市佔率,股價一路飆升,《華爾街日報》觀察,不只如此,它的口碑也在潛在員工的心目中上漲,成為科技工作者的夢幻雇主。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Google在年度報告中,首次移除了過去提到推動DEI計劃的表述:「致力於將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融入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中,並致力於建立一支代表我們所服務的使用者的員工隊伍。」 此次變動,可說是呼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策轉變下所做出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