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馬爾默和赫爾辛堡的 IKEA 店面外頭,放著一只只貨櫃,而 IKEA 公司正試著在裡面種植萵苣,預計很快就會將這些蔬菜供應給旁邊的門市餐廳使用。
創新點:能「貼」在任何電器上的太陽能板,竟然是被光合作用所啟發!
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Sea)經在經歷波折後,傳出好消息。外媒報導,創辦人李小冬在8日給員工的備忘錄中表示,3月31日前到職的員工將在今年7月,獲得加薪5%。李小冬提到,公司已達到「自給自足」程度,每一季現金餘額都是增加,達成去年設下的目標。 與去年傳出裁員7,000人的消息比起來,蝦皮財務狀況似乎逐漸扭轉,今年3月公布的財報中,也已轉虧為盈,財報中還透露哪些訊息?以下文章一次看懂:
十多年前,垂直農業開始受到大眾關注,風險投資資金瘋狂湧入,甚至許多缺乏土地的國家如新加坡,都宣稱垂直農業可以幫助國家糧食達到自給自足目標。垂直農場自動化需要大量的新興科技,被視為是科技解決人類困境的一大應用,但現在投資熱潮減退,經營者缺乏資金開始宣布破產。
老人送餐,只有慈善團體能做嗎? 成立迄今3年的社會企業「銀色大門」,用它堪稱「老人版Uber Eat」的軟體,證明科技不僅能填補送餐的社會痛點,更能成為一門自給自足、不靠捐獻的生意。
台北市環保局打造「全國首座低碳綠能流廁車」,車頂加裝156片太陽光電板,每小時最大可產生3.84瓩的發電量,預估1年可發電3,600度,車用電自給自足,可減少約1.8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位於杜拜郊區的永續城(Sustainable City),是一座五年前完工的500戶社區。它以低汙染、在地建材為基礎,透過社區規劃實現水、電、糧食的自給自足。
光電滅農爭議,在台灣延燒十年,種田與種電的二分法,引爆搶地大戰。 但實際上,「農電共生」的想像可以很多元。 今年三月初,《今周刊》前進「太陽能大國」日本,探訪位於千葉的「KURKKU FIELDS」農場:他們主打有機循環農業,更藉光電自給自足,靠著永續理念,讓農電共榮,與在地共好。 台灣能否借鏡,開創新的發展型態?停滯不前的農電政策,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川普這次回任,盤算著廢除能源轉型法案,因為他相信透過開發化石燃料,美國可達成能源自給自足並鞏固主導地位。然而實際狀況恐與之相悖……。
違規最高罰全球營收6%!重拳監管網路巨頭,歐盟《數位服務法》上路
技術領先日韓!環境部首創「AI淨灘」!7天變 1天,徹底改寫淨灘效率
大阪世博2025:高齡社會的照護 未來科技一窺究竟
春季出遊好時光 永續活動、登山、賞花、露營......十大人氣活動超夯推薦
海景第一排!氣候變遷衝擊國土環境,國環院與國土署簽MOU共享數據科研,緩解氣候變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