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日前公布9月營收為98.1億元,為36個月以來的新高紀錄,更有法人樂觀預期,國巨在今年前三季獲利有望突破三個股本,讓外界對於國巨表現相當驚豔。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及執行長王淡如,日前應邀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所主持的《數字台灣》專訪,暢談國巨如何在30年來,從中小企業一路靠著創新、購併等發揮綜效,讓現在營收比起當年成長275倍之多,攀上世界級水準的顛峰之路。
這是一個,從灰燼中再起的故事。 五年前,奇美集團旗下、曾是台灣前十大LCD背光模組廠的奇菱光電,由於對岸同業大舉削價競爭、業績嚴重流失,當年十一月終止公開發行,並在七個月後宣布停業。
保時捷、BMW在台灣的經銷商汎德永業,公布第三季財報,今年前三季已經賺了超過一個股本,創下連續八年獲利都超過一個股本的里程碑。
受惠於IC缺貨、價格上漲,驅動IC廠聯詠(3034)去年大賺6.38個股本,每股純益(EPS)63.87元,豐厚的員工分紅今揭曉!有員工在網路爆料,今年領的金額是去年的2倍,據了解,去年聯詠分紅大約16個月,今年等於上看30個月,甚至傳出有領到50個月,比固定年薪還高!
她是國內第一位本土培養出來的女性材料博士,也是國內半導體業上市櫃公司裡屈指可數的女性創業者。 她放下已經穩定的晶圓代工大廠高層主管職務,2002年拿出一半身家,創業成立閎康科技(3587),主攻當時在台灣尚無先例的獨立半導體材料分析業務,但此舉連她的清華大學博士班指導老師都反對。 沒想到將近20年後的今天,閎康科技已經是台積電、高通、NVidia等科技大廠不可或缺的供應商,也是股票上櫃公司。 她就是謝詠芬,閎康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
豐田汽車 (TM-US) 制定強而有力的全電動車計畫,加上豐田章男成為董事長,激勵該股本周創下 2009 年以來最好的一周。 豐田 ADR 周五 (16 日) 下跌 2.28%,收於每股 164.35 美元,但本周仍上漲 10.6%,創下該股自 2009 年 4 月以後表現最好的一周,當時該周股價上漲 14.5%
高息ETF年底換股潮啟動,由00932(兆豐永續高息等權)打頭陣,廣達、緯創、光寶科等AI伺服器股遭刪,雖以明年EPS回推,不少個股本益比已來到10倍左右的白菜價,但資深分析師認為,除上述3檔外,技嘉被高息ETF踢掉的機率極高,考量投信資金由AI大量流出,還不到彎腰撿的時間點,建議待12月中旬過後再考慮布局。
今周刊編按: 聯發科(2454)擬在不超過6,000張的額度內,按市價在集中市場取得達發的股票,11/7兩家公司同步開高,達發(6526)以454.5元開出,重新站上掛牌承銷價之上,聯發科也開高。 本文盤點達發科技兩大事業群,分別是AIoT先進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GPS)與全球網通基礎建設,都有超過20年的深厚產業經驗,基於有疊代、有門檻的技術,持續累積並投入高價值、高毛利的晶片研發。
台股自8月6日上一波觸底反彈後,呈現大漲小回的波段走勢。雖然目前短線上,技術面仍處修正態勢,不過中線仍相對偏多,使行情近來震盪盤堅。法人預期,台股本波短線上漲的最大滿足點,約落在23,200點至23,500點左右。 在此趨勢下,法人更側重投資布局的選股方向,尤以國慶雙十後,包括AI概念股、政策概念股、及中概股等三大領域最受關注,除了題材性外,同時也具有基本面、籌碼面、與技術面等三大優勢。
世界級傳動元件大廠台灣精銳,今年5月轉上市。這家隱身中科的隱形冠軍,幾乎年年賺上一個股本,卻鮮少人知道,它當年轉型挺過兩場存亡挑戰,靠著MIT自有品牌,成功打進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