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市值不到50億元的台灣特殊布公司,卻是占美國7成以上加護病房病床的醫療供應商,八貫靠著研發精神做出差異化,完成老牌紡織廠的轉型。
寶特瓶一直占台灣海洋廢棄物的大宗,其中有不少來自境外,為了更妥善再利用這些海廢寶特瓶,環保署主動邀集紡織廠與回收廠,研發製作環保衣,是全球目前海廢含量最高的產品。
根據《財訊》報導,不到五十歲的邱倉沛接手宜進老廠,自立門戶宜新,靠著改良彈性紗的獨門技術、少量多樣客製化,及親力親為的堅持,做到市占最大,也擄獲織布大廠的心。
全球最大塑膠企業之一的台塑集團,將投資蓋威士忌酒廠。看準宜蘭水質,台塑規劃在礁溪興建龍潭湖酒廠,為金車噶瑪蘭酒廠後,宜蘭第二座威士忌酒廠,最快2026年就能喝到台塑威士忌。
「衣料回收」成為紡織廠商新戰場!回收寶特瓶供不應求的窘境持續延燒下,衣料回收已成為勢在必行的趨勢,台灣相關廠商陸續拿出實戰成績,遠東新(1402)與Adidas合作開發的舊布回收再製新衣,已上架兩季度,持續擴大量能。南亞(1301)推出回收紗新品牌”SAYA”,宣告衣料回收已進入商業化量產階段。新纖(1409)亦蓄勢待發,研發中心成立2年多,朝產品商業化推進。
紡織業製程的副產物有毒染料,若是不妥善處理直接排放到環境中,自然會危及環境和社會,而現在瑞典與印度科學家攜手,取自廢棄木材推出新的過濾介質,輕鬆從廢水中去除大部分染料。
經歷前董座翁茂鍾官司案衝擊,近一甲子歷史的台灣紡織廠佳和,近年在車用市場大放異彩,更於去年成為特斯拉指定供應商。而領軍人物,正是第三代接班人翁偉翔。
距離高雄高鐵站車程二十公里,附近除了紡織廠、鋼鐵廠以外,幾乎可說是荒煙蔓草的橋頭科學園區,在2025年卻會成為鴻海組裝電動巴士最重要的基地!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紡織廠的機器轟鳴聲響徹廠區,供應商正忙碌地趕制品牌客戶新一季的訂單。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台,紡紗、織布、染色、整理,每一道工序都精準且高效。 但最近,這家供應商的日常不僅限於為新季度衣物提供布料,他們與品牌客戶展開了一項嶄新的合作:建立舊衣回收站點。透過品牌的回收計劃,顧客可以將穿過的舊衣送回商店,而這些衣物不再只是丟進垃圾場的廢品,而是被運送回供應鏈的起點。
從事紡織製造產業超過一甲子的東豐纖維,因應數位時代的浪潮,和工研院合作,轉型為智慧工廠,透過無人搬運車、自動驗布機和雲端智慧生產等方式,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也為公司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違規最高罰全球營收6%!重拳監管網路巨頭,歐盟《數位服務法》上路
技術領先日韓!環境部首創「AI淨灘」!7天變 1天,徹底改寫淨灘效率
大阪世博2025:高齡社會的照護 未來科技一窺究竟
春季出遊好時光 永續活動、登山、賞花、露營......十大人氣活動超夯推薦
海景第一排!氣候變遷衝擊國土環境,國環院與國土署簽MOU共享數據科研,緩解氣候變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