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宣布,將在英格蘭西部種出一座國家森林。3月份公布的「西部森林計畫」(Western Forest),並非全是既有森林,也不是無中生有,而是透過種樹計畫串連既有林地,達成生態廊道的效果。若以新種植樹木估計將達2000萬棵,可增加2500公頃的新林地,約等於100個大安森林公園,或0.92個台北市的面積。
每年植樹節,各地出現一波植樹熱潮,常過完植樹節就不聞問,樹藝師提醒,選種、養護都是眉角。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理事長黃裕星說,樹健康、人安全、景觀美是植樹三原則,最重要是規劃先行。 各地都在送樹苗,卻不見得懂正確種樹方法,或送後不理、只種不養;建議送樹苗的單位能透過App供民眾主動回報,追蹤樹木種植地點及生長情況,做個負責任的種樹人。
隨著企業碳中和需求上升,2050年碳市場潛力有望高達1兆美元。美國新創Chestnut Carbon致力推動森林碳移除,預計在美國東南部種植數百萬棵本土樹種,再轉換成高品質碳權。 如今Chestnut已經成功獲得1.6億美元(約新台幣51.2億元)B輪融資,由加拿大退休金計畫投資委員會(CPPIB)及投資管理公司Cloverlay Investment Management領投,手中更握有微軟(Microsoft)大單與F1賽車梅賽德斯AMG車隊合作案。
全球第一份以種樹為主題的社會投資報酬(SROI)國際認證報告出爐!為評估海岸種樹對社會層面的影響,慈心基金會委託中央大學評估與追蹤,報告顯示,種樹活動的社會投資報酬率高達17.26,獲得國際社會價值(SVI)的高度肯定。
綠色意識抬頭,永續發展議題已成為企業顯學,原本冷門森林系成新寵兒。中華林學會主辦、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協辦本屆「113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今(17日)匯集多位林業界專家學者,收到約200份學術論文、海報,不少都在探討當前最熱門的減碳、碳匯、生物多樣性議題,台大森林環資系主任丁宗蘇統計,收件數相較去年成長超過五成。
拯救戈壁熊一起Bobi Gobi!慈心基金會與蒙古大戈壁嚴格保護區A區(Great Gobi Strictly Protected Area - Zone A)合作,於2024年5月起,將於蒙古國戈壁保護區內,以種樹利器進階版「潛艇式水寶盆」種植1,000株樹,復育世界瀕危的保育動物—戈壁熊的生存棲地,近日(8日)再度觀察保護區種樹區域的樹苗成長狀況,樹高有明顯成長,樹苗存活率也高達80%以上。
輔仁大學自2010年起舉辦「鐵馬環台、攀登玉山、泳渡日月潭」三項體育活動,其中鐵馬環台,因為要在烈日之下完成11天、長達千里的遠征,因而被視為最艱苦與具挑戰的活動。
「永續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不可以將資源在我們這一代耗竭掉。」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說明,「我們過去是線性耗竭式經濟,包括資源耗盡、土地劣化、氣候變遷,讓大家嘗到苦果,希望用循環可持續式經濟,例如資源循環、農業永續、糧食安全等,保留更多資源,讓下一代可以享受比我們更好的環境。」
「台灣上市櫃公司ESG分數的平均為61.7,針對E的分數平均卻只有46分。」可澍科技執行長林迪詒說。近年企業皆致力提升其ESG分數,台灣企業的「E(環境)分數」普遍來說非常低。
在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的今日,科技巨頭們正採取積極行動,以應對日益加劇的環境挑戰。從亞馬遜到蘋果,從Meta到微軟,不僅致力於減少碳排放,還在大規模推動植樹計畫,保護並復育受到砍伐和環境破壞的森林,台灣科技業也加入了這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