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社會住宅是全台最大規模的社宅,也是政府規畫社宅政策的「實驗場」。 歷經一年多磨合,周邊房價與原有居民生活都未受負面影響,可以成為後續計畫的重要參考。
行政院七月加碼租金補貼,加上既有正陸續興建的社宅規畫、包租代管計畫,盼能解決居住問題。 但高齡無殼蝸牛卻很難被照顧到,沒房子的70歲李伯伯就感嘆,「進棺材前,我真不知道自己會在哪?」
台北市長蔣萬安就職將滿3個月,除了日前已經曝光的生育獎勵金加倍、友善托育補助取消稅率以外,蔣萬安21日召開記者會對外宣布,兌現政見的「人口對策委員會」、「生二胎優先入住社宅」、「私幼每學年補助最高5萬2000元」。
總統蔡英文「八年20萬戶社宅」政策,預計以包租代管8萬戶、直接興建12萬戶實現,目前包租代管累積媒合6.6萬戶、已完工及決標社宅7萬4623戶。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昨(24日)與循環台灣基金會合作舉辦「明日家園:社會住宅導入循環經濟論壇」,內政部政務次長、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承諾,持續跟廠商勾勒可行的商業模式,盡快將循環經濟納入社宅契約中,「循環經濟不要只是理念,而是真的要落地實踐。」
總統蔡英文宣示2024年底前達成「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台灣營建研究院昨(17日)舉行「營建產業ESG循環永續目標研討會」,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執行長黃景茂指出,時值台灣大量興建社宅的關鍵時刻,納入循環經濟將讓效益最大化,幫助營建產業減碳。黃也表示,目前僅桃園及台中社宅才有的「空調產品服務化」,預計今年推廣至全國社宅。
為落實居住正義,中央與地方聯手,合力衝刺社會住宅數量,下半年將迎來6千戶新完工,現行制度卻漏洞百出,有錢人、在地居民搶住,排擠有需求民眾,未來怎麼兼顧公平正義?
隨著立法院的落槌聲,《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三讀通過,3753億元的人民稅金將從中央轉移到地方政府手上,這套遊戲規則上一次大規模翻修,要追溯到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