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交易所8/7成立,而新加坡早在2021年就成立CIX碳權交易所,顯見國際重視程度。國內企業於現階段可採取的行動,包含理解企業所承諾或面臨的減碳需求,並仍以減量為優先考慮步驟,過程中再評估碳權如何支援減碳需求。 碳有價的觀念,已經從倡議走向實際,更加大了企業推動減碳的力道。而推動減碳過程中,企業可能基於成本、技術、業務變動等因素,造成排碳減量不足;但企業仍舊必須達成自主承諾,或極力減少排碳成本。此時,可透過交易取得的碳權(Carbon Credit)就會成為減碳過程中的助力工具。 隨著2023年2月15日《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公告,讓「減量額度」(同碳權概念)的移轉、交易與拍賣確立了法源;而碳權交易所的成立訊息,更是讓國內看見碳交易市場的到來。本文將透過國內外市場觀察,探討碳權市場與交易所的發展概況,並提出企業應用上的考慮。
因應歐美品牌商對供應鏈淨零要求目標更加明確,台灣製造業者面臨前所未見的轉型壓力,工研院邀請永豐餘永餘智能公司,分享業者於國內外的碳成本壓力下的減碳作法現況,解析國際碳權市場,並介紹市場上碳管理與碳權交易的新興服務,啟發業者未來企業轉型方向與動力。
環境部26日將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也預定3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國內年碳排量逾2.5萬噸的企業,須根據2024年排放數字,自2025年開始繳碳費,意味台灣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 台泥周四(3/14)表態支持碳有價,但呼籲環境部應同步具體公告台灣CBAM的推動時程表,並要求進口商品開始申報碳排放量,避免使用高碳排進口原料及商品之企業,錯估認為可免除碳成本。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碳議題沒有疆界也無法鎖國,台灣如果只實施碳費卻沒有配套的CBAM碳邊境機制,將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衍生國家之間的「碳洩漏」,結果實施碳費後的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不減反增。 張安平建議,政府要推台灣版CBAM,可以和歐洲學習,因為歐洲從2005年開始,到設定2034年所有行業都要支付碳成本,花了20年時間演進制度。
今周刊編按:近日有媒體報導指出,碳費開徵致使台灣房價越往南走、越上漲,尤其營建占比越高的物件與地點受碳費影響就越高,例如台南市營建佔比高達41%。對此,碳費審議會委員、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收碳費房價漲主要是資訊不對稱、心理性通膨結果導致。 事實上,趙家緯早在2023年8月時就向《今周刊永續台灣》表示, 在IPCC 最新氣候報告《AR6》第11章中調查,其實對房價最終影響不到1%。 環評委員、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則主張,碳費所額外造成的上漲價格應與本身的房價切割,建商應完整公開蓋了一棟新房的碳足跡,而其中使用的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成本是多少,再向買方收費。例如,一戶房子蓋好的碳足跡是100噸,1噸碳費假設是250元,這樣應收的碳費也才2萬5000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各國紛紛推出碳定價政策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台灣企業而言,如何因應碳費政策以及有效實施減碳策略,已成為關鍵議題之一。 其中,水泥業作為高碳排產業之一,自然也承受著相應的壓力與挑戰。因此,本文將探討碳費對水泥業的影響,以及該產業的應對策略。
光寶科(2301)今(27日)上午召開股東會,順利通過所有議案。董事長宋明峰指出,公司強化碳成本管理,提升低碳競爭力,並以轉能、節能、控能、儲能為核心發展策略。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於11月11日在亞塞拜然巴庫召開首日,通過依《巴黎協定》第6.4條建立的全球碳市場機制草案,每年可望為各國節省8.1兆元減碳成本,為對抗氣候變遷投下關鍵一票。
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在亞塞拜然巴庫(Baku)登場,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GCCA)周一(11/18)也藉此公布國際版低碳混凝土定義,成為首個「低碳混凝土」可供參照之國際標準。 為此,台泥(1101)同為GCCA會員,也在同一天接軌GCCA,在總公司大樓發布旗下全台最低碳的石灰石水泥混凝土,亦即減碳率已達23.83%的新一代台泥「卜特蘭石灰石水泥」。 不僅如此,台泥也攜手過去一年中,於國內實際使用低碳石灰石水泥、石灰石水泥混凝土的上百家建設與營建公司代表,宣示組成「低碳營建先行者聯盟」。台泥統計,過去一年來,台泥與客戶共同透過生產與使用低碳建材,為營建產業減碳共達14.6萬噸。 台泥周一舉行發佈會,公布全台最低碳石灰石水泥混凝土,並邀請有台灣綠建築之父美譽的成功大學建築系榮譽講座教授林憲德、根基營造總經理黃義芳、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三發地產董事長鍾鼎晟,以及眾多營造、建設公司代表等共襄盛舉。 台泥也喊話,台泥除了自身透過研發技術推出更減碳的產品之外,也再次呼籲政府在公平競爭下,進口跟本地產品都要揭露產品碳足跡,也都要承擔碳成本,才能保障用力減碳的企業。
綠色鋼鐵需求爆發!不只氫能,揭密鋼鐵行業未來8大商機...這國已提前搶佔商機
消費者洞察》過半台灣人重視品牌環境友善!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先搞懂「永續、健康」
父親曾靠花季每天賺10萬、變每月賺10萬... 她返鄉推永續小旅行,帶遊客重新認識陽明山
上市櫃永續聲量》台積電、統一超、中華電、全家憑什麼上榜?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