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首次將「逐步減少化石燃料」寫入官方文本,各國政府與企業也紛紛宣告將積極朝向「淨零碳排」、發展「零碳經濟」為目標。國際大企業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Meta、谷歌、沃爾瑪等近年也陸續宣布減碳計劃,並且要求供應鏈加入採用綠電、減少碳排放。 在碳中和趨勢下,各產業都將衍生出新商機,但這也引起了供應鏈的零碳戰爭。
研究顯示,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每年可影響高達1兆美元零售銷售額。今年,全球零售龍頭沃爾瑪(Walmart)就利用人工智慧結合氣象分析,精準預測調降防曬產品價格,從而大賺一筆。
SBTi作為全球企業走向淨零的一大「門檻」,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吸引了超過6000家企業設定了被認可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然而,近年來,許多企業所承諾的目標從SBTi的名單中移除,其中包含一些知名企業,例如亞馬遜(Amazon)的短期目標承諾於2023年被移除,而微軟(Microsoft)、寶僑(P&G)、聯合利華(Unilever)、沃爾瑪(Walmart)等企業的淨零目標承諾也於2024年被先後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