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是目前全球都積極在發展的乾淨能源,雖然仍不是主要的發電來源,但全球風力發電量已增長到占總用電量的3%以上。在2017年,風力發電在歐盟地區更是來到總發電量的11.7%,並首次超過水力發電量,成為歐盟最大的再生能源電力來源,而其中,丹麥的風力發電更達到電力消費總量的43.6%,從 2000 到 2018 年,丹麥經濟成長 113%,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卻減低了近 40%,是全球風力發電的最佳典範! 而台灣也正努力走在這條路上......。
連日旱情使中部多個水力發電機組停擺,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台電蘭陽電廠天送埤機組的尾水道,出現了水車造型的「微水力發電機組測試平台」,7日啟用,未來將可提供民間業者測試42KW以下的微水力發電機組,盼幫助國內業者投入微水力發電。
最近大家都很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很悶,受到疫情衝擊的百工百業很悶,還沒解決事故善後的台鐵很悶,還沒解決缺水問題的縣市政府很悶,已經長期「肝腎虧虛」的台電遇到缺水連水力發電都不能用,更悶。
今年5月連續發生兩次全台大停電事故,缺電傳言再次甚囂塵上。經濟部坦言,氣候變遷導致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缺水與破紀錄的5月高溫,使得電力系統應接不暇。為什麼缺水連帶影響電力供應?除了許多慣常水力機組無法發揮,全台最大儲能電池—「日月潭」逐漸乾涸也是一個原因。
英國電力供應將在2025邁入零碳排時代!英國國家電網電力系統運營商(ESO)執行董事芬坦·史萊指出,過去公司已實現零碳排的短期試營運,未來可以逐漸從短期試驗走向長期使用,至於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的供電不穩定性,將由水力等較穩定的再生能源支援。
在台灣的能源地圖上,有一群來自民間的力量,從校園、水力發電廠到水泥廠,以綠能帶動地方創生的故事,正在創造新典範。
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綠能產業逐漸受到全世界的重視,而台灣當然也不落人後!但你知道台灣有哪些再生能源嗎?除了水力、風力發電外,你聽過離岸風電嗎?今天未來編就要來為你介紹離岸風電以及風力發電的原理、優缺點比較,讓你了解世界能源轉型的趨勢!
台積電(2330)薪資已經夠羨煞人,但根據比薪水8日公布的「2021 熱門公司薪資統計」結果顯示,台積電平均薪資為48,910元,台達電(2308)平均薪資則為50,756元,聯發科(2454)平均薪資上衝至84,039元更威,台積電僅排名第三。
根據經濟部《能源統計手冊》,二○二○年台灣能源總供給量,進口能源占九七.七九%,自產能源占二.二一%。若按能源種類區分,煤及煤產品占三○%,原油及石油產品占四四.一七%,天然氣占十七.一七%,核能占六.五七%,這些能源主要來自進口;近期努力發展的再生能源,包括生質能及廢棄物、水力、地熱、太陽熱能、太陽光電及風力等,合計僅二.○九%;再以電力供應來看,二○年總毛發電量各類占比,抽蓄水力一.一三%、火力八二.一八%、核能十一.二二%,再生能源發電五.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