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日正當中,嘉義東石漁港進入鮮蚵採收季。海堤外,漁船載著一簍簍的魚貨返港,海堤內,卸下蚵殼的尼龍繩,與使用同樣材質的漁網,一綑捆成堆擺放,這些廢棄物即將被送往的,不是垃圾場,而是25公里外、去年啟用的台化新港耐隆回收廠。
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再生水 BTO 計畫今 (7) 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桃市府指出,全期完成後每日可供應 11.2 萬噸再生水,預計 2024 年 6 月起逐步供水,目前已確認 6 個用水單位,包含中油、亞東石化、南亞 (1303-TW)、台灣美光、穩懋半導體 (3105-TW) 及華亞園區等高科技業將率先接管使用。
今周刊編按: 嘉義沿海遭颱風接連侵襲,牡蠣養殖受創嚴重,產量下降超過5成。帶殼牡蠣價格急升,每台斤由60元上漲至70至80元,2年老蚵更高達每台斤100元。東石、布袋地區蚵農受災情嚴重,供應量減少,市場擔心中秋節時將更難尋得帶殼牡蠣。 然而,近年台灣進口越南牡蠣大幅增加,2022年已達3024公噸,佔總進口的五成以上,超越美國、日本和韓國。儘管市面上出現越南牡蠣,但產地未明確標示,引發消費者食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