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像在時尚產業及實體服飾店在疫情影響的破產浪潮中,居然有一家企業利用你我衣櫃,一年就大賺超過100%,還引來全球奢侈品開雲集團(Kering Group)入股投資及背書?
永續休閒時尚新創品牌也是B型企業的Allbirds最近動作頻頻,除了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籤,更與全球大廠Adidas合作,一起翻轉時尚產業,讓消費者穿無負擔低碳好鞋!
石化工業對環境造成污染這件事是眾所皆知的,但時尚產業也不惶多讓,因為生成衣物的過程中,除了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及化學物質之外,在工業化後所使用的農藥與化肥,也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及鹽化惡化的問題,快時尚掀起後,更是加劇了此情況的發生。
【文章摘要】在ESG當道的現在,Noah、Ganni、Patagonia等,以「永續時尚品牌」自居的先趨,為何陸續撕去「永續」標籤?他們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鏡?本文就時尚產業的經營面與消費面進行探討,並綜合此二面向,帶出品牌在ESG傳播上應該注重的層面與風險。
你知道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是誰縫製的,或是在哪生產的嗎? 在衣服的標籤上,可以找到衣服的產地,可能來自中國、印度、越南或孟加拉等地,但光是知道衣服的產地,無法得知這些成衣廠的工人們是否有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 時尚產業在揭露資訊這方面總是做的不夠透明,但有一個美國品牌以清楚揭露商品資訊與合理對待工人而感到自豪。
新年穿新衣,在過年習俗象徵嶄新的開始,但在全球化的時代,快時尚產業與網路商城蓬勃發展,購買新衣比以往更便利,人們的過度消費正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非營利組織Remake發起一場名為「無新衣挑戰」的環保運動,號召大眾重新思考我們與服裝的關係,連《BBC》主播也共襄盛舉。
波士頓顧問集團和 GFA 共同發布的《時尚產業脈動》報告估計,2015年全球紡織和服裝業排放了1,715百萬噸二氧化碳量和 9,200 萬噸廢棄物及消耗了790 億立方公尺的水。如果行業內不發生重大變化,到 2030 年將增加至少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