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大廠微軟(Microsoft)要求主要供應商在2030年前實現100%使用再生能源,凸顯了大舉擴建數據中心導致碳排量激增的壓力。 近期,微軟與再生能源業者的合作,也可以看出科技業對綠電與碳移除的需求在競逐人工智慧應用下大幅增加。
雖然今年太陽能股大幅下跌,綠能投資人卻在公用事業股的投資取得了強勁回報,成為2024年美國股市的亮點之一。人工智慧(AI)應用和數據中心對電力的激增需求,推動了公用事業和電力生產領域的投資,預計未來所有主要客戶群體的收入都將增加。
(今周刊1443) 半導體、人工智慧(AI)產業用電需求激增,但在電力供給端,核電如期除役、綠電跟不上,燃氣推動也不順,外界擔憂將面臨缺電危機。關鍵時刻,《今周刊》專訪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談當前能源發展的挑戰,以及台電的供電規畫,以下是專訪紀要:
微軟(Microsoft)近期公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範疇三排比2020年高出30%以上,主要原因是為滿足AI計算能力需求,大幅增加數據中心所致;微軟4日宣布成立新的供應商減碳團隊,以解決雲端和AI人工智慧業務及其供應鏈營運中不斷增長的碳足跡問題。
經濟部、中研院、台灣中油共同攜手於宜蘭縣員山鄉開鑽台灣第一座「深層地熱探測井」。由於台灣位於太平洋火環帶,地熱資源豐富,根據經濟部粗估,台灣潛藏深層地熱發電量更可達40GW,相當於31座核一廠的發電量。 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補充,未來若宜蘭縣有了綠電,此次計畫不僅能讓台灣綠色能源有更多選擇,也對宜蘭在地產業發展有助益。他認為,如果能使用在地的綠電,相信數據中心也有機會進駐宜蘭。
隨著今年及明年美國電力消耗預計將創下新高,電力公司紛紛提高資本支出,以升級電線和電網,以應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特別是來自數據中心等高耗能產業的需求。 最新的案例為美國電力公司DTE Energy(DTE-US) ,該公司於13日宣布,上調未來五年的資本支出計劃至300億美元,較先前計劃增加50億美元,以提升電網可靠性並推動清潔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