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船緩緩駛出水頭碼頭,前方一是前往廈門,另一方向則是前往小金門(烈嶼),回頭遙望,大金門的重要地標映入眼簾,那是山邊金門塔山電廠兩座62.4 公尺高的煙囪。2018 年10 月5 日,塔山電廠新設第9、10 號機組計畫中的第3 座煙囪完工,台電公司正在進行「彩繪煙囪‧ 活力金門」最終的票選活動,未來彩繪後煙囪將一改金門的形象,訴說金門未來發展的新夢想、新故事。
2012 年當選第 29 屆中研院院士的余淑美,以水稻基因研究享譽國際,成就包括:全世界利用農桿菌轉殖水稻基因的第一人、建置「臺灣水稻突變種原庫」、探討植物缺糖或缺氧等抗逆境發育的分子機制……,歐美日等國際專利更達二十多項,讓臺灣水稻研究在國際舞台綻放光采!一起來聆聽「水稻教母」余淑美院士的故事。
2018年10月,當時國內還沒有太多人聽過ESG,《今周刊》大膽以此為題,用封面故事規格把這個重要趨勢介紹給讀者;報導中,我們得從3個字母各自代表的意義(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開始談起……。
人的生活,有絕大多數時間投注在工作上。為能尋覓一份理想工作,值得求職者多投資點時間了解,別只顧著新雇主能為你帶來什麼,先想想自己能為新公司創造什麼附加價值。
一個和煦的午後,一位記者準時來到愛斯基國王的居所。
永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大城市的共同目標。為了落實永續發展的理念,《今周刊》針對六都進行調查,檢視各都的數據指標、民意調查,以及對SDGs的重視程度,並進一步了解六都對永續發展的推動現況,希望能從政府、企業、人民三方合作的故事中,看見屬於台灣的永續城市。
一幢在歲月摧折下的破舊老屋,一群風華正茂的熱血年輕人,一個小鎮的翩翩然轉身,地方與人連結起來的故事,除了迷人,「城市與社群」的永續觀,更引人深思。
27歲的 Fuis Sao Paotawan,是一名跨性別者,男生的身體裡裝了女生的靈魂。過去,他活躍在各式性別運動場合,大學時也擔任過多場性別運動的發起者與主持人,他用自己的生命故事,為大家上了一堂性別教育課。
2016年5月,一名旅客向台灣高鐵客服中心反應,他的孩子在高鐵苗栗站的計程車排班區,被毛毛蟲嚇了一跳,擔心其他孩童,也會遭遇類似情形。 當時,客服中心將這則客訴,轉達給台灣高鐵土建設施工程部高級工程師羅文賢,請負責苗栗站施工管理業務的他,協助回應;而羅文賢的答覆,不僅消除了這名旅客的疑慮,也間接帶出,台灣高鐵3座獲得綠建築標章的車站,從無到有的故事。
4年前,張安平臨危上陣,成為台泥的新擔當。他重新塑造台灣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以循環經濟取代規模生產,為這家走過75年歲月的老企業,找出投資新亮點。張安平為何能顛覆傳統產業思維,重新打造新台泥,原來,這背後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