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帶來日益擴大的環境負荷,是消費與生產必須正視的議題。如同快時尚讓全球紡織成衣業紛紛轉型永續,接下來,「便利卻不環保」的零售業也將面臨轉型改革。
石化工業對環境造成污染這件事是眾所皆知的,但時尚產業也不惶多讓,因為生成衣物的過程中,除了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及化學物質之外,在工業化後所使用的農藥與化肥,也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及鹽化惡化的問題,快時尚掀起後,更是加劇了此情況的發生。
你知道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是誰縫製的,或是在哪生產的嗎? 在衣服的標籤上,可以找到衣服的產地,可能來自中國、印度、越南或孟加拉等地,但光是知道衣服的產地,無法得知這些成衣廠的工人們是否有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 時尚產業在揭露資訊這方面總是做的不夠透明,但有一個美國品牌以清楚揭露商品資訊與合理對待工人而感到自豪。
6月15日,成衣股王儒鴻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洪鎮海一句「我做到明年6月30日!」的退休宣言,在市場投下震撼彈。
自10月底開始,世界成衣大國孟加拉的成衣工人們,因抗議薪資太低發動罷工、抗議。成衣重鎮達卡專區中,有數萬名工人參與,多達600間工廠暫停營運;且事態愈演愈烈,升級為工人與警方的暴力衝突,造成至少4名工人死亡,70多間成衣工廠遭洗劫或破壞。
皮膚黝黑、留著一頭長髮的衝浪品牌Vast主理人楊博宇(Sam),家中做成衣事業,從小在工廠長大,12歲隨家人移民美國洛杉磯。大學畢業後,雖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卻明確知道不想待在自家成衣廠,又遇上摯友生離死別,讓他感受到生命可貴,確信要把握機會追求所愛、尋找活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