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形資源有限,如果台商帶著轉型升級計畫回來,我們非常歡迎;如果是在中國經營出現困難,但沒有升級計畫,經濟部也會提供應急協助,但長期來看,或許是幫忙他們轉往東南亞發展。」經濟部政務次長龔明鑫用這段話,說明了政府吸引投資的態度,絕非「撈進籃裡都是菜」,而是先盤點投資環境的優劣勢,再設定明確的戰略目標。
越來越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填鴨式教育已不再適用於快速變遷的社會,教育體制應培養學生擁有適應和改變的態度,才是孩子受用一輩子的技能。
國中畢業就做鐵窗工學徒,連注音符號ㄅㄆㄇㄈ、英文字母ABC都寫不完的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憑著勇於創新的態度和絕不放棄的精神,總是比別人早一步嗅到商機。他從102年就開始研究風機,不僅早在103就標下台北港作為離岸風電基樁基地,更為台灣拿下首張本土風電合約。
如何根除社會資源失衡和短缺的問題?想像20年後的台灣,要給下一代什麼承諾,抱持凡事皆可為的態度,解決方案的可能性就會浮現。
化被動為主動,開發金控成立氣候韌性金融產學大聯盟,希望提供金融業者環境管理資訊的解決方案,也是保護客戶資產的態度。
美國總統大選已然落幕,對中強硬的美國總統川普落敗,外界高度關注拜登團隊對台灣的態度;日前,拜登外交顧問、美國前亞太助卿坎貝爾公開表示,盼降低兩岸緊張情勢,引發外界關注。 總統蔡英文今(10)日藉國際人權日演說,首度在美國大選後,對中國表達不願永久對立、捍衛自由立場,重申和平、對等前提下的交流。根據學者觀察,美台之間,正試圖建構一個「後川普時期」的美中台新框架。
美國換了總統,對應對氣候變化的態度也大轉彎,拜登已經表示將全力抗暖化,將設定減排的高標,並採取一系列措施。而美國 150 多位企業領導人也替拜登背書,他們在一封致總統公開信中表示支持新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且強調新的緩解氣候變化技術,將能改善美國在新冠疫情肆虐後的失業泥沼。
今年是日本311核災十周年,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發生後,國內各界要求檢討核電政策,力促發展替代能源。十年後的今天,台灣社會對核電態度是否改變? 《今周刊》於今年3月委請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民意調查研究中心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66%受訪民眾支持政府目前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的政策。 不僅如此,近45%民眾反對啟封核四,38.3%表示支持。
許多公司因疫情狀況不穩定,持以保守的態度觀望就業市場,但在疫情中有亮眼表現的產業及公司,紛紛在第三季傳出徵才計畫「微解封」,比薪水特別針對光電產業的面板兩大龍頭-友達(2409)以及群創(3481)進行薪資福利大PK,結果發現在平均月薪、平均年薪部分,友達勝群創,但最高月薪部分,則是群創勝友達。
基努·李維(Keanu Reeves)是當今世上最受歡迎的明星之一,但不同的是,他的成功除了所演的電影賣座外,還來自他所教我們看待財富及慷慨生活的方式。學習他處理金錢的態度,你也能在發揮長才的同時,達到你的財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