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線電纜市場已趨飽和,老牌線纜廠大亞集團轉型布局綠能,今年還收購大同子公司志光能源,要造全台最大漁電共生電廠,靠著水牛精神一步步克服困難。
在政府政策支持與民間企業協力下,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成為國內相對成熟綠電。面對能源新賽局,2023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強調政府將以積極務實態度,促成電業、產業與民眾共同進行,逐步完成綠能拼圖,透過國內唯一本土風電業者台亞風能總經理劉弟勇,與甫完成志光漁電共生案場的大亞綠能董事暨聚恆董事長周恒豪帶來專題演講,配合國家政策展綠有成,攜手照亮台灣風光雙電新未來。
本土電線、電纜龍頭業者大亞集團近年跨足再生能源,旗下漁電共生案場「志光」規模全台最大,第一期85MW今年7月取得電業執照正式商轉,發電量逾億度。大亞也積極佈局儲能,光儲合一儲能系統同步竣工,目前規劃中的志光案場第三期,不排除規劃為室內型漁電共生。大亞董座沈尚弘強調,光電進場更需顧及社區及環境,會先得到里民的支持才做。
志光能源在七股打造的漁電共生指標示範案場,經由層層溝通,破除地方疑慮。 不過,即使推動過程平和,全案建置完成仍耗時五年,漁電共生面臨哪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