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持續研議「總量管制排放交易」制度,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表示,未來半年至一年將聚焦於法令研議修改,希望2026年下半年找台積電等企業組成「先行者聯盟」試行。那究竟什麼是總量管制碳交易呢?
立委23日在立院質詢時指出,台積電 (2330-TW) (TSM-US) 年排放 1,238 萬噸 CO2,碳費要繳高達 37 億元。但彭啟明24日上午在廣播節目受訪時表示,台積電減碳做得很好,適用於每噸 100 元的費率,若用一千多萬噸換算,一年課徵碳費約 10 億多。
我國碳費制度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確定碳費的一般費率為每公噸300元。但產業界擔憂未能與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推出,可能對產業造成嚴重影響。 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今(7)日承諾將建立台版CBAM保護企業,並預計明年起會先要求水泥、鋼筋等部分進口商品須申報碳排及碳足跡。
針對產業對碳費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接軌疑慮,環境部長彭啟明16日親赴歐洲相關機構進行面對面交流,說明我國8月底公布碳費3項子法的具體作法。此外,環境部將指派專職人員常駐歐盟,即時掌握歐盟CBAM最新發展並參與協商。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將在立法院全力推動組織法的通過,讓體育部能在明年正式運作。此外,政府單位設置永續長,已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環境部長彭啟明協助規畫。
台中市「食水嵙溪排水小水力發電廠」昨(17日)天啟用,市長盧秀燕表示,這是地方政府自己建置的全台第一座小水力發電廠,一滴水三利用;環境部長彭啟明說,台中市府因應氣候變遷創新積極,希望這種因應成果和治理方式,可複製推廣到全國。
台灣環境教育協會昨(30日)舉辦「臺灣碳權交易的問題盤點與對策」總結座談會,邀請環境部彭啟明部長、氣候變遷署蔡玲儀署長,與專家學者探討碳權交易的未來方向與挑戰。 在討論碳定價時,環境部長彭啟明提到目前最大難題是,仍有企業在詢問「電費要上漲了,碳費可不可以再緩緩。」他強調,碳定價與電價應分開討論,不應混為一談。
今周刊ESG永續台灣與現職永續管理師攜手合作,為讀者帶來更多深入、有洞察力的永續發展相關議題,永續管理師將不定期以專業知識和經驗,從多個面向挑選必讀的熱門議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參與永續議題。
環境部新部長彭啟明21日首次與媒體見面談環境業務展望,提出「精進環評審查」、「加速碳費徵收」、「務實改善空品」與「公開首長行程」四大主張,更強調60%的精力將用在讓淨零路徑盡快上軌道。
氣象達人、準環境部長彭啟明入閣,淨零轉型、碳費徵收、四接爭議、能源政策等都是急需面對的挑戰,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自己雖無法決定碳費費率及上路期程,但考量企業國際競爭力,認為「無論起徵點多低,碳費應愈快上路愈好」,另針對氣候變遷、推動淨零提出「氣候債券」概念及長期派駐歐洲的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