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大廠巨大機械日前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以涉及強迫移工勞動發布暫扣令,此事件使台灣長期存在的移工人權與強迫勞動問題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勵馨基金會22日發布全台首份跨產業移工調查指出,移工最在意「按時發薪」、「公平休假」;勞工管理與強迫勞動、薪資工時與人權保障三方面則仍待加強。
今周刊編按:聞名全球的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其母公司巨大集團近日陷入勞工人權爭議。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於9月下旬對巨大發布「暫扣令」,禁止其台灣製造的自行車、零件及配件輸入美國,理由是供應鏈疑似涉及強迫勞動。CBP指出,巨大違反了國際勞工組織(ILO)五項強迫勞動指標,包括過度加班與扣留工資等情節。 這起事件再度凸顯全球企業在人權治理上的挑戰。歐盟已於去年通過《企業永續盡職調查義務指令》(CSDDD),要求大型企業對其全球供應鏈進行人權與環境檢視,顯示「勞工人權」已成為跨國經營的新門檻。
當全球電動車與3C產品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而來,一個隱形的危機正悄然堆積如山:廢棄鋰電池。根據環保資訊中心數據,2030年全球將有超過1,200萬噸的鋰電池退役,主要來自電動汽車的大量普及與汰換。這些被淘汰的能源載體,既是燙手山芋,也是潛在的城市礦山。
當你購買番茄時,或許很少會想到,那些採摘的工人,是否獲得了應有的待遇。長期以來,全球農業一直因為人力短缺、低薪資以及惡劣的工作環境等問題,備受批評與關注。
全球就業版圖重塑,科技與綠色轉型驅動1.7億新職位,誰能抓住機遇? 隨著技術革新、經濟轉型、人口結構變化以及綠色革命的推進,全球職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到2030年,這些趨勢將創造1.7億個新工作機會,同時淘汰9,200萬個舊崗位。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和科技創新等領域將成為最耀眼的增長點,但傳統核心經濟職位也將迎來復興,包括送貨司機、護理人員、教育工作者以及農場工人。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紡織廠的機器轟鳴聲響徹廠區,供應商正忙碌地趕制品牌客戶新一季的訂單。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台,紡紗、織布、染色、整理,每一道工序都精準且高效。 但最近,這家供應商的日常不僅限於為新季度衣物提供布料,他們與品牌客戶展開了一項嶄新的合作:建立舊衣回收站點。透過品牌的回收計劃,顧客可以將穿過的舊衣送回商店,而這些衣物不再只是丟進垃圾場的廢品,而是被運送回供應鏈的起點。
巴西政府近日叫停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在當地的工廠建設,原因是發現該廠有超過160名中國籍工人被迫在「類似奴隸」(slavery-like)的環境下工作,且若工人試圖解除合同,還需賠付高昂的違約金。
國際特赦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市場主流電動車製造商在供應鏈人權盡職調查方面表現不佳,榜首德國賓士51分(滿分90分),特斯拉排名第二、中國比亞迪僅得11分墊底,未能展現對工人和社區權益的保護。
人們很容易認為平價的香蕉是理所當然的,《富比士》雜誌報導,它那黃澄澄的外表看似陽光明媚,但種植香蕉的農民卻面臨著極大的困境。 因傳統種植香蕉在大型單一栽培的農場,密集種植的農法致土壤退化,迫使農民持續依賴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危及當地水資源及工人和周邊社區人們的健康。更糟糕的是低廉的市場價格進一步的低工資和惡劣的工作條件。
第七屆南山醫務社工獎昨(8/28)舉行頒獎典禮,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出席致詞頒獎,認可社工是一門高度專業、非常困難的工作,第一線面對許多高風險、脆弱家庭,解決許多社會問題。 衛福部常務次長周志浩表示,如今醫務社工不只在醫院服務,更走入社區、擴大服務對象。他承諾,針對目前醫務社工人力不足的困境、需要更多薪資補助與專案獎勵支持,衛福部會盡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