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拒絕加班遭扣薪」涉強迫勞動!全台首份跨產業移工調查,3大建議促企業落實GRI永續準則

「拒絕加班遭扣薪」涉強迫勞動!全台首份跨產業移工調查,3大建議促企業落實GRI永續準則
撰文: 數位內容部整理     分類:S社會責任 日期:2025-10-22

自行車大廠巨大機械日前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以涉及強迫移工勞動發布暫扣令,此事件使台灣長期存在的移工人權與強迫勞動問題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勵馨基金會22日發布全台首份跨產業移工調查指出,移工最在意「按時發薪」、「公平休假」;勞工管理與強迫勞動、薪資工時與人權保障三方面則仍待加強。

全台首份跨產業移工調查,移工最關心:按時發薪、公平休假

 

移工是台灣重要勞動力,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表示,本次跨產業移工調查的目的,是希望讓社會與企業看見移工的真實處境, 讓「勞動權益與福祉」不再是被忽視的議題,而是公共討論與制度改善的焦點。 

 

勵馨基金會透過街訪和網路問卷「產業移工職場經驗」調查,共蒐集223份有效問卷,移工國籍來自菲律賓、泰國、印尼。

 

調查結果顯示,移工最關心的五大職場因素包括:按時發薪、清楚公平的休假制度、員工健康保障、國籍平等,以及尊重宗教信仰

 

勵馨基金會移住者服務中心主任李凱莉指出,調查發現部分企業仍存在強迫加班、過勞、宿舍門禁與歧視性對待等問題,顯示企業在「勞工管理與強迫勞動」、「薪資與工時」、「反歧視與人權」三大領域仍需強化。

 

李凱莉進一步指出,有移工反映雖依法給付加班費,但若拒絕加班即遭懲處或扣薪,這種情形已屬 「強迫勞動」的高風險指標;也有移工提及仲介剝削、職場申訴未被受理等現象。這些狀況凸顯企業內部治理與勞動監管機制的不足。

 

勞工人權是企業競爭力關鍵,勵馨提3項改革建議

 

此次調查驗證了國際永續準則(GRI)中的勞工準則,包括GRI 403(職業健康與安全)、GRI 404(訓練與教育)、GRI 405 / 406(多元與不歧視) 等項目,若企業重視並落實這些準則,其組織穩定性與競爭力將同步提升。

 

「當企業願意從成本思維轉向人才思維,台灣的永續職場才會真正起飛。勞動尊嚴與企業競爭力,從來不是對立,而是共融。」李凱莉強調

 

勵馨基金會提出三項政策建議,呼籲政府與企業攜手推動制度性變革:

 

1. 規範與教育:協助企業認識國際法遵標準

 

頒布零收費及盡職調查的指引及工具包,並建立跨部會法遵培訓系統,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尤其是強化高階管理層對於強迫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的認識


2. 激勵與支持:擬定辦法,實際鼓勵企業將移工視為「人才」投資

 

針對實施「零付費」且在 GRI 404(培訓升遷)或 GRI 403(健康福祉)方面表現優異的企業,予以獎勵。補助設施改善與健康管理,提供專項補助,用於改善工廠宿舍的人道設,以及導入更優質的職業健康管理系統。


3. 監督與問責:確保國際標準的有效實施

 

同步檢視具公信力的社會責任稽核的行為準則(如RBA的VAP),以及永續揭露準則(GRI),逐步縮減我國法規,企業思維及國際標準間的落差。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管理組副組長胡欣野回應,未來勞動部將持續透過中階技術人力政策,增加移工升遷與技能發展的機會,推動台灣整體勞動市場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