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喊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引起熱議。其實近來強調環境與人才都要與國際化接軌,以打造國際幸福宜居城市為目標的地方政府早已開跑,祭出許多雙語政策、提供誘因與輔助工具,協助民眾提升英語溝通力、創造良好的雙語溝通環境。
作為首善之都,民主、自由、多元特質已成為臺北市的基因,也是最珍貴的軟實力,近年來臺北市政府推動一系列提升共融的政策,打破界線藩籬,不分族群、年齡、性別都能在此找到歸屬感,使得臺北不僅是國際性永續宜居城市,更是一個有溫度的地方。
迎戰零碳時代,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今(21)日登場,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宣示台北市與國際同步追求淨零排放。去年6月,台北市領先全國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率先將淨零排入法,未來將從除碳、創綠、節電、綠運、減廢、增匯、調適與永續8大面向展開,攜手市民善盡公民義務,勇於承擔國際減碳責任,將台北市打造成0~100歲宜居低碳城市,開啟與地球共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