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承擔國際減碳責任、打造節電新文化!台北市8面向打造0-100歲宜居城市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承擔國際減碳責任、打造節電新文化!台北市8面向打造0-100歲宜居城市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永續城鄉建設     圖檔來源:今周刊/蕭芃凱 日期:2023-03-21

迎戰零碳時代,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今(21)日登場,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宣示台北市與國際同步追求淨零排放。去年6月,台北市領先全國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率先將淨零排入法,未來將從除碳、創綠、節電、綠運、減廢、增匯、調適與永續8大面向展開,攜手市民善盡公民義務,勇於承擔國際減碳責任,將台北市打造成0~100歲宜居低碳城市,開啟與地球共好新篇章。

 

2050淨零排放已成為國際共識,當全球已有137個國家與1122個城市,紛紛宣示將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台北市作為全台首善之都捨我其誰,與國際同步追求淨零。事實上早在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台北市即宣誓加入淨零行列,並積極提出未來路徑與策略,而《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更是擘劃台北市未來30年淨零方向依據。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

 

同步國際 推動淨零排放自治條例

 

從過去倡議節能減碳,到如今追求淨零轉型,台北市積極設定階段目標,2030年減碳目標從30%提高至40%,2040年減量65%,直到2050年達成最終目標。有鑑於淨零迫在眉睫,要達事半功倍之效需對症下藥,李四川指出,台北市溫室氣體排放二大來源分別是住商與運輸,佔全市排放量約95%,其中電力使用約佔75%、汽柴油使用排放約占16%,是政府帶頭改革的首要目標。

 

針對住商、運輸、廢棄物與農林碳排部門,台北市鎖定智慧零碳建築、綠運輸低碳交通、全循環零廢棄與碳匯擴增4大淨零路徑,號召公私協力改變既有行為。李四川進一步表示,在建築部分,當都市土地寸土寸金,公部門帶頭選定社宅示範綠屋頂,推動田園城市,導入氫燃料電池淨零示範,而政府機關則率先揭露能效,公共工程與捷運站發展為生命週期零碳設計示範場域。

 

台北市在2019年推出第一代智慧社宅「南港東明社會住宅」,由公部門帶頭示範綠建築、綠屋頂、循環建材與導入再生能源,同年全市太陽能創電建置容量已達127.89KWp,2022年「南港機廠社會住宅」更導入綠建築設計,使用再生循環建材,使建築物整體生命週期朝向零碳目標。李四川強調,未來市府也將加速推動過環評開發案溫室氣體增量抵換,並規劃推動北市科成為淨零排放示範區。

 

由公而私 打造台北市節電新文化

 

事實上,節能也是創能,台北市早在2015年開始推動海綿城市與田園城市推廣實施計畫,由公而私推動台北市節電新文化,要求機關學校每年減少1%水、電、油、紙用量,透過智慧節能、耗能設備汰換與節能輔導3管齊下,培養市民節電素養。

 

在交通運輸部分,為加速運輸部門電動化與共享化,台北市政府將加速機關學校公務車汰換,另配合行政院振興方案補助民間汰換,每輛車最高補助2萬7千元,另串聯U-Parking、U-Motor、U-car、U-bike等4U共享交通,有效降低私人運具及停車需求。

 

為了擴大影響力,李四川表示,過去雙北市大眾運輸月票價格1280元,如今已拓展至雙北市、基隆市與桃園市4縣市,月費更降為1200元,未來也考慮將高鐵納入目標,除了節省交通設施成本,並改善都市環境,另升級捷運環型路網、進化零碳運具,領先六都佈設最便利城市交通網絡,提升市民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意願與行動。

 

全民參與 攜手下一代與地球和好

 

加速淨零碳排有賴全民合作,李四川強調,台北市成立公民參與委員會、搭建民間參與平台、共同建構循環友善環境,從上到下、由內而外響應永續共好,像是由學生提出加速減塑,

 

推行循環杯環保外送服務示範計畫,由政府提供補助,鼓勵外送平台與業者提供循環包裝、設置回收機台、雇用回收人員,推動環保兩用袋與環保租借站,讓家戶垃圾減量66%,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成功號召615家業者從源頭減塑。

 

為了還給大地生機,台北市致力營造都市綠廊,規劃15年綠網成蔭願景,提升62公頃行道樹綠蔭面積,另強化公務人員培力機制,提升認知、接軌國際、強化知能進而規劃未來。在市民共同努下,台北市獲得2022年CDP國際城市碳揭露評鑑A級成果,證明凡努力必留下痕跡,淨零碳排值得全民攜手下一代,與地球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