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今周刊》六都永續城市調查,桃園市總分排名六都第二,在經濟力指標上,更高居六都之首。桃園得到高分原因來自「公司登記新設家數」、「失業率」等硬指標,以及桃園市民主觀認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建設有進步」、「工作機會足夠」、「整體商業市場景氣活絡」。
中國有 31 城封鎖中,影響 2.4 億人。嚴格封鎖犧牲的是經濟,中國經濟快速擴張多年後踢到鐵板,剛好又適逢創紀錄超過 1 千萬大學畢業生即將進入緊縮就業市場,中國政府誓言穩就業,喊話要在今年創造上千萬個城市工作,但專家認為,中國流年不利,消費者支出疲軟、封城,加上政府對教育科技和房地產業監管打壓,就業市場疲弱情況會持續長時間。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近三年的上下半年失業率,台北市在「廿五至廿九歲」年齡層五度登上六都最高,創下紀錄,民進黨議員林延鳳質疑與最年輕六都市長蔣萬安「重視青年」、「準備成立青年局」宣示成諷刺對比。 北市勞動局表示,政府過度高教投資導致年輕人書讀很多但薪水低、加薪機會少,且疫情導致工作不穩定,讓年輕人很挫折,每個工作都待不久。專家學者建議,北漂求職者如長期碰壁,不如回中南部試試。
中國青年 5 月失業率飆升至 20.8%,統計 16~24 歲青年就有逾 600 萬人失業,陸委會近期委託學界觀察中國穩定就業措施及相關工作情況,報告預估下半年中國青年失業率將再向上攀升,並從街頭湧現的「賣崽青蛙」,反映當前中國經濟下行、青年失業與社會不公平現象。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隨着中國就業市場的機會萎縮,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中國千禧世代(Z世代)已經不再相信「努力就會有一份高薪體面的工作」的觀念,Z世代正在思考中國社會集體生活的新模式,改寫屬於他們的「中國夢」。
對於更生人來說,在監獄高牆外是「重返社會」這個艱難的挑戰。大多數的人在出獄後,面臨就業歧視、社會脫節等困境,使得高失業率及再犯罪風險增加。 美國一間織品公司 FutureStitch 透過推出「第二次機會」僱用計畫,提供支持與工作機會,更提供技能培訓,讓這些人在出獄之後不僅有生存的可能,更能重新開始自己不一樣的人生,也讓再犯罪率達到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