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十年將進入能源變革的關鍵十年,特別是在離岸風力發電上突飛猛進,可望使台灣在2026~2030年領先日本及南韓,成為亞洲的離岸風電大國。 不僅如此,我國大力發展離岸風電設備的本土供應鏈,有望把以前拿來買進口燃料的外匯支出,轉換為創造本土產值的GDP,不僅足敷內需,甚至外銷,進而使台灣成為東亞的風電產業強國。
烏俄戰爭延燒半年,但貿易、外匯數據顯示歐美經濟制裁效果有限,且將拖累全球經濟。 專家分析,隨著冬季供暖問題逼近,更顯歐俄籌碼落差之大。
半個世紀前,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也被一個個國際經貿組織拋棄。這5、60年來,台灣沒有會籍向世界銀行申請發展援助貸款,也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在面對經濟衝擊或外匯劇烈波動時,向國際貨幣基金(IMF)簽署援助協議,用以穩定國家經濟,避免經濟崩潰與國家破產。 但台灣人是光榮的。在沒有國際機構的保護傘下,二千多萬人民自立自強,努力奮鬥,不僅創造了如台積電等傲人的經濟實力,更累積出龐大的外匯存底,不論在匯率穩定和債務控管上的表現,都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長典範。
川普(Donald John Trump)可能重新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和美國期待已久的降息政策,是當今全球金融市場討論的焦點。川普回歸必然對美國的財政政策和經濟活動有顯著的衝擊,也勢必對全球經濟環境帶來影響。 台灣壽險業在全球金融服務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壽險業的資金有接近7成以美元計價,規模已超過7,000億美元,因此即將產生的衝擊將對台灣壽險業帶來了一連串的挑戰。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 ABAC)日前提議,啟動亞太地區自願碳市場(VCM)試點計劃,並呼籲該地區新興經濟體發行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的氣候債券,以降低清潔能源轉型融資的外匯風險。據悉,這些建議將在11月APEC利馬峰會上再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