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發展的觀念持續在全球擴張中,台灣在2020年更因為世界最大EMS廠商鴻海精密回應全球投資人氣候議合行動「氣候行動100」呼籲,讓今年成為永續發展行動跨領域協同合作值得紀念的一年,未來,期盼有更多台灣企業加入,並獲得更多關注,為美好環境共盡心力。
我想跟你說一個關於「台灣自來水之父」的故事。 1909年,台北自來水道開始建置,當年這個比東京更先進的水道系統是由英國工程師威廉巴爾頓設計,他為台灣現代水利建設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可惜的是,巴爾頓在台灣的第二年不幸染上瘧疾,隔年病逝。 巴爾頓的水道設計,後來由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接手完成;而濱野的學生八田與一,則設計了著名的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他們師徒三代是台灣水利建設現代化的重要推手。
少子化國安危機加重。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0年1次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去年底25歲至44歲未婚率達43.2%,換句話說,100人有43人未婚,適婚人口中有301萬人未婚,再創新高。台灣人不婚、不生,導致去年人口首度負成長。國發會分析指出,台灣未婚率高,除房價、薪資結構外,與女力崛起有關。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然而二〇二〇年臺灣史上首度出現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正式邁入人口負成長時代。經濟壓力、育兒無援讓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婚、不生、不養,儼然成為新國安危機。為了翻轉劣勢,宜蘭縣政府帶頭當鄉親的育兒神隊友,十二鄉鎮市遍設親子館,營造優質共學、共玩、共讀空間,建構育兒友善場域,看顧咱們ㄟ寶貝。
台灣不可承受之重:人口流失的危機 上週由財訊雙週刊與非凡商業周刊合辦的智慧城市論壇,台中市長盧秀燕坐在輪椅上,專程從台中趕來參與這場盛會,她在專題報告中指出:台中市已經是全台第二大的都市!這一席話引起我高度注意,原來六都的人口數正快速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