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林科技園區以串聯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業園區等產業軸帶,打造本市⾼科技產業創新⾛廊為願景。為了發展本園區成為⽣物技術、媒體、資訊、通訊等相關產業⻑期發展中⼼,需先取得相關產業⽤地,依本地區都市計畫規定採「區段徵收」⽅式辦理整體開發,採先建後遷⽅式分2期進⾏地上物拆遷及⼯程施作,如今第1期已開發完竣,改善原先文林及洲美地區⼟地閒置及低度利⽤的現況,展現全新的風貌。
沒有林學圃的南港輪胎看似群龍無首,但其家族成員持有的股權仍牢牢掌控,未來是否會逐漸走到幕前,也牽動泰豐輪胎的下一步。
隨著各國吹起淨零排放,向來是排碳大戶的建築業也面臨不小減碳壓力,未來房子不只要節能,更要能夠減碳!Gogoro旗下共享電動機車服務GoShare今(24日)宣布攜手建設公司潤泰創新,計劃將GoShare電動機車導入到新北市二重重劃區的精品旗艦住宅「五谷王建案」、南港頂級商辦「玉成企業總部大樓」,讓電動機車也成為住宅公設的標配,提供用戶短程移動服務。
碳中和趨勢下,能源管理躍居顯學。去年底,一家聚焦能源管理的新創公司,拿到來自中美晶、鴻海、安謀等企業近新台幣九億元資金,它,就是總部位於台北南港的聯齊科技。
「南港這裡,生技園區現在已經有30多家廠商有意進駐;花卉公司要裝冷氣控制溫度維持品質;還有大巨蛋、捷運……,每一項都是必要的產業、民生用電。」拿著一張用電需求無法被滿足的重大建設列表,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仔細解釋每個用電戶的重要性。
夏天高溫愈來愈熱、全球極端氣候與災難頻傳,你是否也感覺到氣候變遷與暖化問題離你愈來愈近?由《今周刊》主辦的《自綠生活節》在今、明(8/20、8/21)兩天於南港瓶蓋工廠展開。
8月20、21日今周刊於南港瓶蓋工廠舉辦的2022第一屆《自綠生活節》圓滿落幕,為期兩日的活動共吸引六千人次到場參加,蒐集超過一千個寶特瓶空瓶。自綠生活節不僅提供了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還能用行動,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為響應聯合國「ACTNOW」個人氣候變遷行動,《今周刊》在8/20~8/21舉辦「自綠生活節」於南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熱鬧開展,為期兩日的活動共吸引近萬人次參加。其中自綠沙龍講座邀請到中華紙漿陳瑞和總經理,分享中華紙漿如何利用產業優勢達成高效率減碳,並以技術設計突破自身產品限制,打造全紙回收真紙杯,創造新世代用紙概念。
夏天高溫愈來愈熱、全球極端氣候與災難頻傳,你是否也感覺到氣候變遷與暖化問題離你愈來愈近?由《今周刊》主辦的《自綠生活節》在今、明(8/20、8/21)兩天於南港瓶蓋工廠展開,來到現場的民眾除了可以了解更多如何愛地球的實際作法,完成簡單任務更能獲得總價1500元的禮品。
富邦集團週六(1/14)於南港展覽館舉辦集團謝年會,總計北高兩場有1.8萬員工參加,總摸彩獎金逾1580萬元。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今晚致詞時,不禁提起防疫險風暴,除感謝產險同仁的艱辛,也首度向股東說「對不起」,富邦已學了全台企業界風險控管失靈的最大的一課,會謹記教訓,做好風險管理。